第七百六十七章 特别展厅
第七百六十七章 特别展厅 (第3/3页)
,前方的展厅又开始放人。
人流向前涌动。
顾为经确定好下一步的计划,随手关闭身前的虚拟面板。
他决定从今天晚上开始,每天无论多忙,都要抽时间给顾童祥打个微信电话,上上视频课。
如今网络通信这么发达。
林涛教授能够通过互联网给他上课,树懒先生能够通过语音聊天室和他谈话。
自己的小皮鞭,也得要远程抽起来了。
顾为经跟随人群移动脚步。
身前的红T恤把自己的参观票递给了工作人员,对方从已经被检过一遍的入场票上撕下一个附带着的额外参观券,放他入场。然后看了顾为经身前的胸口,礼貌的点点头,也请他入内。
顾为经刚走没两步,他便看见前方的年轻情侣走入展厅,然后驻足,彼此对望一眼,发出一声很轻的赞叹。
优秀的作品有征服观众的魔力。
游客的行为与神情能直接的反衬出作品的好坏。
混在人群里一起看画,还有另外一个好处——
观察游客的人流动向,能非常直接的判断出你的作品在策展人心中的地位如何,也就是可以清晰明了的判断出承载你的旋律的“共鸣腔”是否能发出足够大的声音,被更多的人所见。
进入展后的游客们应该怎么走,人们会先进入哪个厅,会后进入哪个厅。
平均每个厅呆多长时间。
大多数人会在哪个厅多呆一会儿,人们在展馆里呆的久了,逛的累了,又有哪些偏远的展厅就懒得去了。
……
这些事情放到每个游客个人身上,当然是个体自由意志的结果。
每个人之间的选择千变万化,难以预测。
对于群体来说,则是另一回事。
一次大型国际双年展览期间,会到场的游客人数从少则上万,多则十数万。
还有威尼斯双年展这般热门些的独立展馆提前几个月门票一放出来就被预约光了,威尼斯市政府甚至会向不过夜的游客征收几欧元的“入城税”以打击超出城市承载能力的“过度旅游热情”,总游览人次百万级的超级大展。
他们会形成庞大的统计学样本。
站在大数据的角度,游客的参观数据全部都可以预测。
换句话说。
每个游客在展览期间的行程,看展的路线,在每间展馆内停留的时间,它们都是可以被大致操控的。
而在背后悄悄的操作这一切,就是展览的“大脑”——策展人先生。
绘制观展动线,确认游客们应该怎么进入展览,又应该怎么离开展览,是策展人将展览从脑海里的设想变为场馆里的现实的第一步工作。
这一步很考校策展人的办展经验,以及他对各个展厅受欢迎的程度的预先判断。
不需要依靠大数据预测。
经验丰富的策展人早在展览开始之前,就应该对他的展览上会发生各种状况,观众们会如何参观,有一个清晰的初步直觉。
展览就像是一本书。
策展人如何安排一本书的内容,如何把它们一章一章的排列好,将会直接决定一本书的传播效果与广度。
理论上。
策展人应该尽可能的保证每一张来自同级展览的作品,被参观的机会均等,就像他应该尽可能保证买了一样价格门票的游客,参观机会均等一样。
但实践起来则很困难。
唐克斯可以在展厅里贴心的安装小斜坡,让未成年的小孩子,身高不够的老人,尤其是“坐轮椅的小姐姐”这样的弱势群体获得和普通一样的最优看展视角。
不过。
再优秀的策展人也没有办法让几十上百张作品,全部都摆放在同一个展台上,让它们获得完全一样的曝光度。
所有元素全都堆积在开篇的第一页,一本书就没法读了,所有的作品堆积在同一个展台上,观众就没法看了。
就算真的堆上去了。
观众看起来,也是要分个上下左右,前后顺序的。
因次就诞生了好展台,坏展台,热门展台,冷门展台,核心展台,普通展台的三六九等区别。
老杨说上流宴会是一个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地方。
而有些美术馆里展厅和有些策展人对于展览动线的设置,难免就有一点点把绘画作品的重要性分成所谓三、六、九等的意思。
尤其本次双年展这般,不能按作品的时间先后顺序或内容的深浅顺序分布展厅的展览。
游客进入展览后,最先进入的展厅未必是展览中最重要的展厅,编号为一的展台上所放着的作品,也未必是最一等一的展品。
《蒙娜丽莎》要是被摆在卢浮宫的大门口,那卢浮宫就没法开了。
每天门厅被堵的水泄不通,想要去其他地方的游客堵在外面挤不进去。逛完博物馆,想要离开的游客堵在里面挤不出来。
然而。
游客进入展,最先进入的展厅一定是最重要的展厅之一。
编号为一的展台上所存放的作品,往往也是最一等一的展品之一。
起码。
它一定是这场展览的主办方最想被外界所看到的作品。
不管展馆怎么强调“每一幅展品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样的重要,艺术品在外面的拍卖行里有价格的高低,但只要在展馆内部,就不应该有贵贱的区别。”
认真的参观展览是一项很耗费精力的过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观众的参观兴趣和注意力,会随着在展览中停留时间的增加而逐步降低,也是不争的事实。
除非有名破圈到了《蒙娜丽莎》的程度。
不然,酒香也怕巷子深。
顾为经现在走入的这间展厅,就是展览的主办方,最想要被人看见的展厅。
不是酒井胜子的那间展厅。
对于主展区来说,入场处的展台是盛放着酒井胜子的两幅印象派油画的那几个展台。
对于整个新加坡艺术双年展来说,他此刻走进的这间墙壁的装潢呈现深青色,被温和的光线所照亮的小型展厅,才是最先被游客所看到的。
之所以在展览的设计中,它独立于主展厅之外,还有专门的检票口,不是因为它不重要。
而是因为——
它特别重要。
它是本届双年展和新加坡国立美术馆共同布置的特别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