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制衡再制衡,衡上衡!
第40章 制衡再制衡,衡上衡! (第2/3页)
宦官,这样一来,不论是再有心计的太监,没有办法长时间近身相处,都不可能得到权位者的信任。
比如给战神做老师的王振,如果他只能教朱祁镇三个月,那战神绝对不会对他百依百顺。
而照此形成惯例,哪怕太子登基之后,往后对宦官的亲近感也不会太近。
“当然,这只是尽可能的降低往后君主对宦官的信任,并不能完全杜绝。”
季伯鹰说完这第一点,朱瞻基心里有点难受了。
陪他玩蛐蛐的那几个太监都是高手,这要三月一换,自个去哪找新的陪玩?
老朱和老朱棣则是都点了点头,显然很认同这个法子。
“二、赋予内阁应有的法理地位,将内阁首辅明定为朝堂百官之长,官阶你们自己定,但一定要在六部主官之上。”
“我的建议是,从一品。”
明朝的内阁从一个秘书处成长为帝国中枢是一个渐变的发展过程,包括内阁的地位提升也是逐步提高,最终历史的选择是让它凌驾六部之上,而完成这个选择耗费了近百年。
这就像是过河,与其摸石头过河一个一个坑踩过去,不如直接建一座跨河大桥。
“另外,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入阁考核机制,具体考核要求你们自己定,最终裁决权在天子手中,由天子赋予阁臣权限,将入阁制度化以及皇权赋予化,断绝大臣为了入阁而刻意在朝中内外结党,同时断绝内廷干预内阁的路子。”
在大明的某些时期,司礼监之所以能够操纵内阁,就是因为内阁缺乏完善的入阁制度,以至于这些宦官可以钻空子,扶持自己的人进入内阁,以此达到操纵外廷的地步。
因为司礼监虽然握有批红之权,但必须要由内阁票拟,否则他这批红批白纸?
而阁臣刻意去朝中结党,其中一部分缘由也是因为需要这些党羽的支持才能入阁,可如果入阁之权源自于制度,而非人事,那有些清正之臣就不必结党,依然可入阁报国。
如此一来,大明朝中朋党依旧会有,但会少很多。
当季伯鹰这第二点出口之后,朱瞻基再次开口询问了,这小子显然是得了甜头。
“仙师,我有一问,如果将内阁首辅明确为百官之长,那与丞相有什么区别?岂不是走回老路了?”
还不等季伯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