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朱元璋见过兄长

最新网址:m.yuedsk.com
    第7章 朱元璋见过兄长 (第1/3页)

    “不可轻易迁都。”

    季伯鹰这话的意思,就是告诉朱棣,别特么老想着迁都北平,哪怕你择一北方腹地也行。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后世之人,但凡提起大明迁都这件事,大部分都会想起这句气盖山河的豪言壮语。

    完整版是: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很多后世者都以为这是朱老四所说,可实际上这句话并非出自永乐大帝之口,只是后来人对大明骨气的赞颂。

    但就事论事,朱棣登基后一心想要迁都北平,原因绝非是骨气之争,而是有以下几个。

    一、虽然靖难已经成功,但应天府里的这些建文旧臣与朱老四并非一条心,南方各省的世家大族更是盘根错节,对这些士族而言,朱棣就像个外来人,而北平是朱棣经营二十年的老家,迁都北平,能够稳固他得位不正的皇权;

    二、方便打蒙古人,毕竟靖难已经洗不白了,只能靠建功立业了;

    三、以大明天子之身构建抵御北方蒙古人的防线,北境防线的原本主力军是由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等九大塞王构建的,可是一场靖难,朱棣近乎把北境包括朵颜三卫在内的军力全数都抽调光了,而朱棣又不放心再派其他将领或者藩王去镇守北境,毕竟谁能说得准会不会有下一个靖难;

    四、纯属个人喜好,朱棣习惯了北方生活。

    而迁都之后,纵观整个大明整个276年国祚。

    一,劳民伤财。史载永乐迁都历时十九年,强迁南方上万富户入北平,建都城,挖运河,修宫殿,征用百万民夫,耗损钱银无数;

    二,财政的极大浪费。北平造血能力天然不足,为了维持帝京所用,需要将江南赋税粮食运过来,绝大部分必须走运河,白白养出了百万漕工衣食所系,明后期,漕运已经成为了帝国蛀虫般的存在;

    三,京师过于靠近边关,一旦长城防线被攻破,敌军可直取大明心脏,在朱棣时期凭借军力强盛,可以攻代守,可一旦军力下滑,攻守易位,京师便时刻处于威胁之下。

    且在朱棣时期,大明在长城之北有三大卫所,最远的开平卫纵深达四百余里,从这个角度看,北平亦可以称之为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ued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