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天道

最新网址:m.yuedsk.com
    第9章 天道 (第1/3页)

    “娘,孩儿去学堂了。”

    七八岁的小人儿,一身粗布短衫,还打了几十个补子,衣衫的料子也颜色不一,很显然是家中许多碎布凑出来的。

    听得儿子喊声,李氏连忙放下手中活计,从厨房中拿出昨晚就炕好的粗粮饼子,放到孩子手中道:

    “路上吃,好好进学,听先生话。”

    李玉斧重重的点了点头。

    “孩儿知道,孩儿会好好读书。”

    读书是一件能增长智慧的事,王崇初来李家村时,这些个村民看重还是王崇的医术,故而才多有亲近。

    至于那连遮风挡雨都不能的简陋学堂,更多的还是将其当做一个免费看孩子的地方。

    什么读书不读书的,此地又无科举,除了天生的灵根之外,又没得甚上升通道,故而没人有让孩子好好的读书的概念。

    也只有见过些世面的村老,才常常叹息,和人说读书的重要,却无人去认真对待。

    同样是一般年纪的孩子,这读过书和没读过书的,其实差距是极大的,甚至一眼就能看出两者区别。

    一个调皮捣蛋,没心没肺,一个知书达礼,知道父母不易,只要不是脑袋有何问题,恐怕都是要喜欢后者多些。

    更别说王崇不但教授论语,让这些孩子懂得做人道理,还讲些算数、农业、水利、医理等实用之学。

    开始之时还不显,可当这些小的五六岁,大的十一二岁的孩子,在王崇手下,被调教了数月之后,便开始显现出不同以往的光彩。

    有时大人怎么也想不明白的事,这些读了书的孩子,稍稍了解,便能给出解决的办法。

    便如今年因为出了一个灵根不错的孩子,不用交税和出徭役,家中宽裕了,大人们只是想着今年能多吃些,能吃饱些。

    可这些读了书,开了慧的孩子,便会想着,今年吃饱了,明年还是得挨饿,不如拿着这些多出的粮食,换些工具,多开几亩荒地,多种些粮食。

    反正读了书,开了慧,又被王崇这个有心人灌输了些先进思想后,这些孩子,便不再满足以前那一成不变的生活,不满足于一直被名为长辈,实则高高在上的李家修仙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ued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