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特殊时期吃饭的规矩

    第十九章 特殊时期吃饭的规矩 (第3/3页)

省出你这一口来。谁的定量都是有数的,甚至在城里,谁当家,其他人,哪怕是父子之间都要交饭票。

    姑姑婶子她们也不上桌,别说她们了,就那么一张桌子,能坐几个人,干脆也就罗成的父亲和叔叔姑爷他们坐着,本来是让奶奶也去坐着的,但奶奶不愿意,她愿意到厨房里站着跟老妈她们一起吃。

    除了奶奶,吃饭没限制,其他人都得按照规矩来。不懂规矩的,在厨房里你摸不到锅铲,在客厅里,几个大老爷们会直接让你明白什么是规矩。

    所以罗成这一辈的,或者说这辈份以下的,都是端着碗在外面站着吃。觉得站的累的,可以随便找个土块石块的当凳子坐。

    在厨房的罗成老妈会在大家第一碗吃的差不多的时候,去客厅看看,要是客厅里大老爷们都吃完了,就会开始招呼第二轮。而第二轮,又有规矩了,年龄太小的小孩,基本上没机会进入第三轮,也就是十岁以下的。

    另外就是没结婚的女生,也基本是就给吃两碗,有点重男轻女的思想意思。说是说女娃本就应该没男娃能吃,但这都是没油水的年代,吃干饭女生一样能吃三碗,稀的怎么可能就吃不了了。

    不过这一轮对女生也会有点照应,会尽量多捞点红薯给她们。

    等第二轮吃完,其他人也可以盛第三碗了,这第三碗过后,不管有没有多余的,都要懂规矩,别再吃了。除非是实在剩太多,每个人都可以再来一碗。稍微多一些,是可以留着罗成家晚上再吃的。

    (这年代最缺的就是吃食了,所以多吃一点,少吃一点,在别人眼里是一种很不像话的事情。一直到后来,吃食这方面稍微松了些,每人吃多少,不能多吃这样的规矩才慢慢没了。而这时代,别说客人了,就算平时没客人,一家子人,大家都饿,你不能因为你能吃,吃的快,就可以多吃些,都是分着吃的,不讲规矩会被说,除非是那种偏爱的,给男娃多吃,给女娃少吃。很多爷爷奶奶就偏孙子,不喜欢孙女的,因为孙子是传宗接代的。思想观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