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离别

    第六章:离别 (第2/3页)

片刻能搞定的。

    村里百姓听说刘家父子要出远门,关系较近的常走动的几户人家纷纷来看望。

    这家拿了二斤谷子,那家送来几个鸡蛋,刘彦昌推辞不过,只好收了起来。

    小沉香的几个小伙伴也来了,二狗子,狗蛋,虎妞,小兰,就连铁根都拖着一条残腿跟在奶奶身后赶了过来。

    他那腿不是摔的,而是被打的。昨天晚上,即便是在村外,陈响都听着他凄惨的哀嚎了。

    吸溜,

    小铁跟将过河的大鼻涕吸回去,一步一挪走过来,小手里握着两枚铜板:

    “沉香,你一定要回来呀,我还没报你的救命之恩呢”

    “这两枚铜板就算你报了”陈响掰开小铁根的手,将他握在手心里的两枚铜板抢了过来。

    狗蛋几个见着了,低头看了眼自己手里可怜的铜板,愣愣地没敢上前来,生怕被抢了去。

    陈响正好乐的清净。

    ..

    ..

    天色将近中午的时候,四海商队收完货物,刘家父子两个跟着商队一起离开生活了五六年的三河村,沿路向东而去。

    四海商队老板姓孙,扬州人士,祖传的行商买卖,一路从扬州拓展到了西安。

    跟队的掌柜叫孙元庆,三十左右的年纪与刘彦昌相仿,三河村的生意就是他跑下来的。

    当然,

    刘彦昌在这中间,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所以,刘彦昌与孙元庆是认识相熟的。

    从三河村出来,会和大部队后,十辆马车,装载着满满当当的货物,在二十多,三十来个骑马壮汉的簇拥护卫下,浩浩荡荡而行。

    这一路,穿州过府,昼行夜宿,从太华山到神都,又从神都来到东京。

    此时却是大宋仁宗时期,王朝定鼎百年,国运昌隆,又间四海商会多年人脉,常年经走,这一路山水关卡早就打点妥当,安稳如常。

    东京作为北宋都城,人口百万物华天宝,繁华之极。

    四海商会在帝都东京休整一番后,又从东京出来,不止一日,过宋州到宿州。

    每日百十里路,走走停停到这里已经走了月余,陈响曾与赵老五说月余便回,却没想到这月余时间竟还未到。

    “过了宿州,转道南下,再有几天的路程便是扬州了”一辆装载货物的马车旁,孙元庆骑着马,在一旁说道。

    他三十左右的年纪,穿着天青色交领绸缎罗衫,身才中等,圆脸,长相也普通,但气质脱俗却非常人。

    孙元庆骑着马,货车上坐着刘家父子二人,听了他的话,刘彦昌回道: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