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行路难 第一章 虎而冠

    第二卷 行路难 第一章 虎而冠 (第2/3页)

了润喉咙,继续开口道:“我惋惜的是,像你这样前途大好的年轻人,为什么要不知死活地去勾结‘天廷’妖人呢?这可是没人能救你的死罪!”

    沈追猛地抬起头颅,满脸震惊地看着吴海浮,看他这话不似作伪,连忙磕头求饶道:“百户大人明鉴!百户大人明鉴!就算是大人您再借给我两个胆子,我也不敢和‘天廷’妖人同流合污的,还请百户大人……”他话还没说完,就感觉一只手搭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吴海浮俯下身,伸手将沈追从地上扶起,而他本人依旧端坐在椅子上,从衣袖中掏出一张供状,递到了沈追面前。

    沈追连忙将供状接过,双眼急切地将这张供纸上下扫视着了一遍,不禁感到一阵头晕目眩,险些跌倒在地。

    天地可鉴,这真的是他沈南河第一次收受贿赂,但自己这运气真是差到了极点,第一次受贿赂就收到了“天廷”之人身上。

    昨天请他吃饭、求他办事的那位做丝绸生意的汤掌柜,正是隐秘结社“天廷”的妖人。

    “这……这个供状……可信吗……”沈追身形摇晃,声音更是颤抖不止——他知道,吴百户是不会拿着一张假供状来向自己问罪的。

    吴海浮将盖碗中的茶水一饮而尽,看着神情恍惚的沈追,冷笑一声,说道:“‘天廷’的‘丁巳神’前不久在湖州落网了,湖州千户所的同僚们使尽浑身解数,几乎是用上了毕生所学,终于是从她口中撬出了不少消息,而这张供状,就是她招供的众多消息之一。”

    在道门体系之中,最高的神灵为太上道祖,仅从“太上”二字便可见一斑。其余诸如天帝等等,尚且要在道祖之下。不过“天廷”却反其道而行之,效仿人间朝廷组建了一个所谓的“神庭”,在神庭之中,以玉皇居首,对应皇帝,其他各路仙佛都是臣子,要听从玉皇旨意,其中甚至包括了太上道祖和佛祖。其他几家,如佛门、儒门、圣庭等也没能幸免,其尊奉之神也被列入其中。

    而所谓的“六丁六甲”神,在“天廷”一众“神灵”当中并不如何起眼。六丁为阴神玉女:丁卯神、丁巳神、丁未神、丁酉神、丁亥神、丁丑神;六甲为阳神玉男:甲子神、甲戌神、甲申神、甲午神、甲辰神、甲寅神。

    虽然“六丁六甲”在“天廷”中并不怎么重要,但毕竟也算是“天廷”中层成员,所以“丁巳神”招供的消息还是有些价值的。

    看着头晕目眩、马上就要晕在自己眼前的沈追,吴海浮的嘴角勾起一个微妙的弧度,适时开口道:“虽然‘丁巳神’将这位汤达汤掌柜招供了出来,但其供词中并没有提到你,所以本官相信你只是无辜被汤达这‘天廷’妖人牵连、并没有真的投靠到‘天廷’门下。”

    沈追如蒙大赦,连连说道:“是极是极,如果属下早知道这汤达是‘天廷’妖人,绝对第一个将他抓捕归案,根本不敢跟他有所往来的,大人真是慧眼如炬、狄公再世!”

    眼看沈追还要再拍自己马屁,吴海浮插嘴道:“本官相信你,但不知道千户大人会不会相信你沈南河?如果有人将你这事捅到了千户所那里,恐怕你沈小旗还是在劫难逃啊。”

    在经历了最初的惶恐不安后,沈追的脑子也逐渐冷静下来,他很清楚,吴海浮现在手里捏着他的把柄却不向上告发,肯定不是因为自己和他的私交有多深,而是他吴世醒另有所图。

    想到此处,沈追故作惊慌,向吴海浮告饶道:“吴大人,您可一定得帮帮属下,我真是无辜的,我绝对不是‘天廷’妖人啊!”

    吴海浮看到鱼儿“上钩”,不禁心中大定,左手扣住腰上虎头,右手指向自己对面的椅凳,微笑着说道:“南河啊,咱们坐着说话,我记得你是在李试百户手下做事吧?”

    沈追这次的姿态放得更低,几乎有一多半的屁股不敢坐在椅面上,听到这句问话,连连开口道:“百户大人好记性,我确实是李大人麾下,算算时间,快有一年了。”

    吴海浮点头,意有所指道:“这么说来,本官调到这龙舒县百户所担任掌印百户,也快有一年的时间了。”

    沈追眼珠一转,心中也有了思量。

    吴百户似乎是在拉拢他。

    当初这吴百户和李试百户几乎是同一时间到这龙舒县百户所任职的,略有不同的是,吴百户是从当涂府怀远县百户所调任而来,李试百户则是从位于芦州首府——怀南府的芦州千户所下派来的

    龙舒县虽然处在皋城府管辖下,但因为其靠近怀南府,所以沈追还是听到过一些从芦州千户所内传出来的闲言蜚语。

    据说这李三辛李试百户出身太平道李家,是芦州千户所现任掌印千户赵光霁的亲信,在调任到龙舒县百户所之前已是有望升任百户一职,但似乎是因为办砸了某件差事,所以被其太平道高层所厌恶,赵千户也不得不把他下放到龙舒县,以平息上层的怒火。

    在龙舒县百户所内,吴百户和李试百户算是水火不容的两方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