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定风波 第三章 马前卒

    第一卷 定风波 第三章 马前卒 (第2/3页)

,只见路上行人络绎不绝,他们这群人混杂在一众农民、町人中并不如何显眼。

    因为热田神宫的存在,热田郡的发展十分迅速,不光郡内的各个农村、商市都得到了充足的建设,郡内各用地也得到了合理的开发。百姓生活富足,甚至在热田神宫建筑群附近还形成了一个类似于小型城镇的商人町,其中生活的商人和工匠的数量之多、建筑设施之丰富,并不比那古野城的城下町逊色多少。

    “城下町”是凤鳞州的特有聚落,是在城堡四周形成的以“町”为单位的街区。同时也指居住生活在町内的居民,他们主要是为城堡内的武士们服务的工商业者,是谓“町人”。

    凤鳞州统一后,各地区封建领主的所在地也都发展为大小不同的城市,另外在各港口、大寺院的周围也都出现了一些城镇,商业、手工业也相继发展了起来,町人阶级随之兴起。

    冉鹤归仔细观察着这些农民、町人的状态,发现许多人都面有菜色,想来还是受到了内乱的波及。但其精神并不如何颓废,看来内心还是相信自家藩主会取得胜利,早日结束战乱。

    但说白了,谁夺得摄政关白一职又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呢?饭照吃、日子照过,唯一的差别可能就是能否存有余钱多喝几杯清酒罢了。

    感受到冉鹤归的眼光,那些农民、町人甚至不敢和他对视,纷纷低头,加快脚步,希望快些远离这个目光“不善”的武士。

    这并不是因为冉鹤归身上怀揣着王霸之气,这些人怕的是他身上的武士装扮和挂在腰间的太刀、打刀和肋差。

    他们怕的是武士。

    丰臣家初代关白当政期间,为了延续信长公的“兵农分离”政策,实行“检地令” 和“刀狩令”这两项政策——“检地令”废除了凤鳞州朝廷自古以来的重重剥削关系,确立“中央—大名—农民”三层剥削制度,明确区分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刀狩令”则是通过把农民的兵器收缴,确保只有武士可以保留武器,进一步实现农兵分离。

    后来他又颁布法令,人为地禁止各职业之间的自由流动,武士家庭只能世代为武士、农民家庭只能世代为农民、工商业者家族只能世代为工商业者。

    初代关白去世后,他的继任者上位,继承并逐渐把这种政策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利用封建道德与宗法观念建立了等级森严的“士农工商”身份等级制,建立了“四民制”社会。

    在这种身份等级制下,武士阶级处于金字塔顶端,成为了纯粹的寄生阶级,属于统治集团,是封建军事贵族并享有特权。农民阶级被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处于完全无权的状态。商人和手工业者更是处于“四民制”最低的两级,受到藩主及武士的种种压迫和剥削。

    这种地位差异下,如果武士想测试一下自己的剑术、刀剑的锋利程度,甚至可以毫无理由地用刀将路上的农民、町人斩杀而不受任何处罚,这种行为被他们称作“试刀”。

    这些农民和町人就是怕自己被用来试刀了。

    冉鹤归突然感觉有些惆怅。

    他不想打这场仗,但决定权也不在他手上。

    如果将这场战争比作棋局,那道门和凤鳞州朝廷、天门和地方藩主们就是双方棋手;凤鳞州道府和道门远征大军中的高品道士、凤鳞州相府和藩主手中的高阶武士算是棋盘上稍有实力的车马炮;像他们这样在前线卖命的低品道士、低阶武士勉强算是小卒;凤鳞州的百姓们则是连棋子都算不上,他们只是纯粹的牺牲品。

    如今道门大军这个“马”即将在掌军真人的带领下,越过东海这个“楚河”,狠狠落在敌手的棋盘上,对混乱的棋局给予有力一击。

    如今棋盘上,“马”这个棋子已经抬起,但能落在一个什么位置,就全看他们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