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留宿泾河畔

    第十八章 留宿泾河畔 (第2/3页)

有文字,开篇撰有“望气术”三字。

    如今在其之后,却又多出两篇来,一篇竟然介绍了“通神”之上的诸多境界,最后一篇的篇名更让李治惊诧莫名——“破妄金瞳”?

    李治原以为,这方大唐世界,修炼境界最高者,无非“通神”而已。

    无论文武,能达到“通神境界”的,无一不是当世之翘楚。

    但是,“通神”境界理论上也不过三百年的寿命,而且也是会有死于非命的可能。

    而“通神”之上,还有什么境界?

    别说李治不知道,就连李世民这样的一国之君,都无从得知。

    而已经达到“武道通神”的秦琼,如今也没有了修炼的方向,只能年长日久地自行摸索。

    这本册子里却做了详细的介绍,从先天境界开始,才算是进入“练气期”,勉强算是一名炼气士。

    吸纳天地灵气,入体化为元力,寿元可达至百五十岁,丹田为气状,初具神识,不能辟谷,

    突破到“通神”境,在这里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叫做“筑基”成功。

    丹田为液态状,可辟谷,神识倍增,寿元可达三百余岁。

    之后,还有什么金丹期、元婴期、化神期、渡劫期等等,度过天劫,才能真正成为传说中的仙人,称为“天仙”。

    如果渡劫失败,重则灰飞烟灭、身死道消,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成为一介散仙,除非另有奇遇,否则只能逐渐随岁月而消亡。

    天仙却是所有仙人里最低等级的存在,其上还有真仙、玄仙、金仙、太乙、大罗、混元等境界。

    这些内容,直接把李治给看懵了。

    按说这些对他来讲,都不算什么陌生的东西,前世那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修真成仙的小说铺天盖地,他又怎么会没听说过这些呢?

    可是,说归说、闹归闹,难道这些还能是真的不成?

    李治是一个极其有原则的人,既然这些一时半刻都整不明白,他就很明智地选择了——置之不理。

    如果这些都是假的,想那么多一点儿意义都没有。

    如果这些都是真的,他才不过一个区区先天境界,刚够得上这里边说的“练气”而已。

    那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他又何必去做那“好高骛远”之事?

    倒是第三篇“破妄金瞳”,让李治大吃了一惊。

    这玩意儿真的假的啊?

    “破妄金瞳”,李治唯一的认知,就是神话传说中,孙悟空的天生神通。

    却犯了三界大佬的忌讳,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生生地被炼成了残次品的——“火眼金睛”。

    当他想看看这篇“破妄金瞳”,到底是什么东西的时候,咱们这位可爱的李治童鞋,再一次华丽丽地昏了过去。

    “哎,真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就你这点儿微末道行,也敢去碰那‘破妄金瞳’?”

    “‘破妄金瞳’虽说也不是太高级,难得还算是一门实用的神通,罢了,摊上你这小子活该我老人家倒霉,就再帮你一次吧——”

    还是那道苍老的声音,沉睡了这么久,似乎又恢复了些许生机?

    就这样,当第二天李治再次醒来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的眼睛有了异样。

    碰到每个人,都能看到他们头顶上盘旋着一团气体,有大有小、有清有浊、有实有虚,更有各种不同的色彩。

    “这难道就是‘破妄金瞳’吗?也没觉得有多么厉害啊?”

    李治小声的嘀咕着,可惜,没有人来回答他。

    如果李治现在内视一眼丹田的话,他会发现那柄诡异的袖珍枪,又陷入了昏睡之中,仿佛用完能量的电池一般。

    ……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没有什么修炼的法门,只是有这么一篇“正气歌”,李治每次读来,似乎整个心灵都被洗涤了一次,那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李治如今也算是文武兼修,尤其到了先天境界之后,他发现自己的丹田产生了变化。

    李治也不清楚别人的丹田是怎样的,如今他自己的丹田却是被一分为三。

    那柄诡异的袖珍枪高悬在那里,稳稳地占据着当中最大的一块位置,而略低一些还有两个小气团,一左一右、一黑一白。

    如果按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