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河南大舞台,有梦你就来

    第三十章:河南大舞台,有梦你就来 (第2/3页)

至为了增加政策的吸引力,李炎还在均田免赋后面加上了四个大字“永不加征”,即政府永远不进行加税。

    其实加税已经是没有必要的事情了,随着新作物的传入,人口大爆炸已经是可以预见的事情,在不远的将来,连人头税都要被废除,还有什么加税的可能性?满清已经证明,数亿的人口足以维持一个老大帝国的财政稳定。

    李炎两边讨好的政策无疑是给水深火热的河南带来了希望,对于普通地主而言,这些政策不太坏,对于快要饿死的庶民而言,这些政策又是太好了。

    所以当李自成将石青色,绣着八个飘逸大字的“均田免赋,永不加征”的战旗打出来的时候,河南沸腾了,说是赢粮影从都不为过。

    河南本地起义军一斗谷跟瓦罐子很快就跟李自成搭上了线,双方在抗击朝廷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很快便开始联合作战,算上进入河南后云集来投奔的河南民众,李自成的军队数目很快膨胀到一万多人。

    当然,一万多流民未见得就有多少战斗力,可这其中可不止是流民,连带着部分活不下去的边军也来投奔了,李自成除掉一万多流民军,还让手上的战兵足足翻了一倍,达到两千人的数目,而一斗谷跟瓦罐子带来的军队中也有不下千人的战兵。

    李自成的实力已经恢复得跟起先溃败之前没什么差别了,而这个时候,朝廷依然跟个瞎子一样浑然没有察觉,甚至有可能连李自成是否进入了河南都是不清楚的。

    毕竟按照杨嗣昌上书所言,李自成是陕西人,军中也多陕西人,若当真北上更有可能袭击陕西而不是河南,所以建议朝廷重点防守陕西一带,对洛阳方向应着重消灭当地的农民军,万万不可使李自成跟河南本土农民军合流,否则河南之地必然糜烂......

    不得不说杨嗣昌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一语道破了一旦李自成跟河南农民军合流后的后果,但可惜他没有判断对李自成的进军方向,白白错失了阻击李自成的机会。

    其实这也不怪杨嗣昌,作为现阶段剿匪的总负责人,杨嗣昌正被张献忠折磨的欲仙欲死,他没有太多力气去思考李自成的问题。

    张献忠这种人物就如同小强一般,他确实不能跟明军交战,与李自成的狡诈善战相比,张献忠在军事上有明显的短板,是整个明末的头号经验包,可问题是虽然能击败张献忠,但始终消灭不了他。

    张献忠身上似乎有种魔力,能够让他每次在绝境之中又开辟新的天地,总是能够死灰复燃,这样的好运一直伴随着他走到了四川凤凰山,被斩首打击让他再也没有机会死灰复燃了,不过饶是这样,他的四个义子也差点让南明死灰复燃。

    杨嗣昌将张献忠打的丢盔弃甲,又收拾了罗汝才部的义军,本来形势算是大好,却不想在严酷的斗争环境下,张献忠、罗汝才等人居然合营了!

    崇祯十三年七月,张献忠与罗汝才部在白羊山进行合营,双方针对当下的斗争局面交换了意见,旋即决定,放弃官军重兵把守的湖广一带,转而进入四川,这跟顾君恩之前给李自成的建议是一样的,张献忠、罗汝才显然做出了跟顾君恩一样的判断。

    七月十九日,张罗联军合力向四川挺进,杨嗣昌万万没想到居然让张献忠跟罗汝才合营了,原本剿匪大好的局势,瞬间又不乐观了起来,若是让张罗联军进入四川,只怕整个四川都会糜烂,四川巡抚邵春捷本来跟自己不对付,免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