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三件事

最新网址:m.yuedsk.com
    第三十四章 三件事 (第1/3页)

    三日后,简放再次向侯府递了一道名帖。

    只是,这一次,简放做的事情,让杨家三代人都始料未及。

    这一次,简放开门见山,毛遂自荐,言道希望在宁远做一小吏,身体力行,与宁远诸君一起,推行宁远之风。

    对杨弘义与杨延平夫妇来说,简放愿意在宁远为官,自然是天大的惊喜。以这位鸿儒的能力、影响力和号召力,宁远有了他,许多事情不仅做起来会顺畅许多,也更易被大楚其他地方接受。

    只是,让简放在宁远任职,个中干系也极大。

    这位老先生的身份太过特殊。

    仅凭他曾是太子之师这一项,宁远接纳他为官便有僭越之嫌。

    再者,这位大儒桃李天下,许多门生或位列九卿,或坐镇一方,皆是位高权重之人。让这位老先生在宁远做官,便是杨延平将自己的侯爷之位让给他,他的门生们都会嫌不够。

    好在,简放对此早有准备。

    杨弘义与杨延平夫妇对其言明顾虑后,简放立即取出事先备好的书信两封,一封送往太子府,一封转呈楚皇。杨弘义也亲自上了一道奏折,向楚皇言明事情的大致经过。

    楚皇倒也干脆。据余怀恩传来的消息说,楚皇在看完简放的书信和杨弘义的奏折后,只笑着说了一句“这个简夫子”,便大笔一挥,在杨弘义的奏折上批了一个“准”字。

    获楚皇御准后,在简放任何职一事上,却又发生了一段小小的插曲。

    按照杨弘义和杨延平夫妇的想法,是要在宁远增设一个专门的职位,凌驾于各衙主官之上,由简放担任。但简放却坚辞不受,坚持要从宁远的一个小吏做起。

    简放坚不受职,杨弘义与杨延平夫妇只能作罢,但让简放做个小吏却是万万使不得的事情。否则,不用等简放的门生们打上门来,朝中公卿及天下读书人的口水都能将宁远给淹没。

    商来议去,最终简放接受了长史副手的职位。

    三个月之后,原任长史坚决让贤,简放才领了宁远长史之职,一做就是三年。

    这三年,是简放这大半生之中最为繁忙也最为轻松的三年。

    繁忙,是因为宁远有太多事情要做,他也有太多东西要看、要学。

    轻松,是因为他太喜欢宁远的风气了。文风,官风,民风,处处皆是正气清风。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眼前这位脸上依然还带着些许稚气的世子。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世子,身上却毫无丝毫骄狂之气。

    简放心里一边感慨着,一边已经将自己要汇报的事情说完。

    “简长史,太好了!咱们宁远这土改一事,可真多亏您了!”待简放说完,杨昊面露喜色,赞道。

    “呵呵,世子,您是不知道,简先生的大名现在可是传遍咱们宁远了。咱们宁远的百姓现在都称简先生为活菩萨了。“简放旁边,主簿孟长青笑道。

    “言重了!言重了!我这连借花献佛都算不上。“简放的脸上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ued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