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3 为我做个见证吧

    583 为我做个见证吧 (第2/3页)

    骆观临心下有了分辨,他对男女这些牵扯没有兴趣,但他从中看到了可以拿来利用的可能。

    正如此时,他在信上劝说常阔出面拉拢宣安大长公主——【即便忍辱负重,却皆是为了家中大业。】

    是了,先前还在提醒常岁宁要多加提防常阔父子窃取成果的骆先生,这会子在给常阔的信上,又将自家主公的大业称之为“家中大业”了……

    骆观临也觉得自己有些卑鄙,但他已然是从污泥中走出来的人,又何妨全身抹匀呢?

    如此行事作风,也算是受了主公点化影响,上行下效,才能配合得当,不为不妥。

    当晚,骆观临便让人将这封“劝常侯为大业而献色”的书信送去了江都。

    如今暂居于洛阳宫苑中的宣安大长公主,此时也刚写罢一封信,让人送回宣州给李潼。

    一名女护卫将信送下去后,折返时询问道:“殿下可打算动身回宣州?”

    李容以一手撑着头,靠在榻中,疲惫地闭着眼睛,一名侍女跪坐在旁替她捶腿。

    听得这声问,李容嗯了一声:“再等一等……”

    今日那钱甚先生让人传话,道是她若想返回江南西道,他们会安排人手一路护送。

    想到这些,李容轻叹了口气。

    她固然可以回宣州,可如今这般局面,她又岂能抛下一切不管?

    从前她可以不过问外面的争端,只在宣州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但今时不同往日,京畿易主,天下动荡……她身为李家公主,纵然不提担当,也已然没有独善其身的可能了。

    此次皇权易主,与明后当年截然不同,明后虽称帝,却未推翻李氏朝廷,且其无子嗣,总有还政一日——而当年那般局面下,在李容看来,的确也没有比明后掌权更好的选择了。

    所以当年即便有许多人鼓动她出面,她却也不曾插手那场皇权之争。

    而今卞春梁之乱,席卷得是整个天下,她不能坐视不理。

    今日,太子的人已经来过了,言辞间依旧是希望她能够扶持太子。

    李容看到这群人就觉得头疼。

    她被扣在京师时,太子几乎隔两日就会登门一次,后面应付得烦了,眼见那少年人自己也很局促,李容直白地叹气道:【同是姓李,非我是不愿扶持殿下,实是殿下并无担当大任的能力,我若答应,反倒是害了你我与这天下。】

    这话等同于“我也想扶持你,可奈何你全然不中用啊”。

    好似个烂桃儿,叫人捏在手中,颠来倒去看了又看,再三犹豫,拧眉叹气,如何都下不去嘴。

    彼时,那少年人愣了一下,抬起头来,眼睛里竟头一次有了光:【不瞒大长公主,我也这样认为……】

    那一刻,李智竟有些终于被理解的喜极而泣之势。

    少年人眼眶微红,很诚恳也很抱歉地道:【非是李智想来打搅殿下,实是圣人与臣子相逼催促,不得不来。】

    那次相谈后,李容待这个便宜太子便只剩下了无奈怜惜,而不可能将其列入考虑范围之内。

    说起人选,李容难免想到荣王李隐。

    她与李隐乃是同父所出,接触不多,也没什么恩怨可言。

    段士昂之乱,以及岭南及朔方节度使之死,荣王府已悉数否认与这两件事的牵扯,但在李容看来,这否认不过是面子功夫,各人心中自有评断。

    但人人心中都有一处灰色之地,权势之争,从来不只有黑与白,只要明面上过得去,大多数人都乐得装聋作哑,接着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仁者。

    李容唾弃此等人,但大局不是可凭心意去任性对待的儿戏,若没有更好的人选,她也会、也只能选择李隐。

    若没有意外,李隐这一局本该是稳赢的。

    可偏偏有那么一个“意外”在……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那个意外的少年女郎无一处不合她李容的心意,若非要说有什么不足,那便是那女郎非是生在李家。

    李容好几次都不失荒谬地遗憾,为何那个孩子不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她这肚子怎就不争气呢。

    遗憾之余,便又有隐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