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8 “天谴神罚”

    578 “天谴神罚” (第3/3页)

与患疫卞军的那一场死战,曾击碎了肖旻对朝廷的认知,也在无数士兵心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霾。

    一名发狂的士兵跪在地上,一刀又一刀地砍向一名已经倒地不起的武将:“……是你下令逼我射杀那些患疫的百姓!你可知我在那些百姓里,看到了我远嫁岳州的阿姊!”

    那满脸是血的士兵又哭又笑:“阿姊肯定也看见我了!她定然想让我救她……可我连替她收尸都做不到!”

    夜风呼啸着,仿佛亡灵的吼叫。

    对乱军的恐惧,对朝廷的怨恨,对军法的不满,以及对自我罪孽的问责,无望的前路,百姓的冷眼,风寒,败仗,异乡,佳节……这一切相叠之下,构成了引发人心瘟疫的温床。

    这样只在军中出现的大范围的“人心瘟疫”,在史书上有迹可循,它令人闻风丧胆,并有着一个清晰具体的特定称呼——营啸。

    越来越多的士兵开始相互厮杀,他们或是过往有过积怨,却碍于军法压制未能解决,或因嫉恨军功分配,又或是什么原因都没有,只是想要在这混乱中自保,也许是只想杀人,来完成盲目的宣泄与毁灭。

    “主帅……炸营了!”有经验的武将脸上惨无人色,寻到仍在试图安抚军心的楼景山:“炸营没有回头路,他们听不进去任何话,主帅快走!快!”

    在炸营中,将领与主帅往往会成为发狂的士兵们眼中重点发泄的对象,被视作引发一切不幸不公的罪恶源头。

    楼景山不可置信地看着眼前的景象。

    炸营……是他只在传闻中听过的陌生字眼,此刻却毫无预兆地出现在了他眼前。

    不,或许并非毫无预兆,人心不会突然爆发,这场祸乱早就埋下了一颗种子,一路而来,经鲜血灌溉,终于破土而出,以不为世间所容的罪恶姿态,引来了毁灭性的天雷地火,疯狂地焚烧着一切。

    “主帅,快走!”

    在一道道催促声中,楼景山却头也不回地奔入了混乱之中。

    义无反顾的年轻小将眼中有着惭愧而决然的泪光。

    他答应过肖将军,要带好这些将士们,而今却……

    无论如何,身为主帅都没有抛弃将士的道理,这五万将士中并非人人皆想自毁……自当能救一个是一个!

    被血腥笼罩缠裹着的黑夜格外漫长。

    第一缕天光出现时,厮杀声弱了下来。

    这并非是因为人心得到了安抚,而是被杀者再无法发出声音,杀人者均已筋疲力尽。

    四下取而代之的是无望的呻吟声。

    无数尸体堆叠,随处可见断肢残骸,其中有尚存一缕生息者,在尸堆中蠕动着,远远望去,如同被焚烧踩踏过的虫蚁海洋,散发着腥臭的气味。

    除夕短短一夜间,五万大军就此死伤大半。

    年轻的主帅倒在尸海中,望着灰蒙蒙的苍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领悟到了人心反噬的可怖力量。

    而这场反噬的大火,几乎没有任何停滞,转瞬间便蔓延到了民间。

    五万大军,死伤过半,另有人逃出军营,带着再无所顾忌的恶念,将手中屠刀挥向了百姓,开启了杀戮劫掠。

    他们多数没了理智,并无法大规模聚集行事,却带着疯狂的戾气,百姓们怒然反抗之余,对朝廷更添了恨意。

    这时,卞春梁出现了。

    他带着自己仅剩下的五千人马替百姓们迅速平息了这场动乱,并且收拢了部分逃兵,除此外,还有军营中的马匹粮草,以及民心。

    民间越来越信奉卞春梁乃佛子转世的传闻,并将发生在朝廷大军中的这场可怕营啸视作天谴神罚。

    道州城,一座不起眼的别院中,李琮立于廊下,听罢下属带回来的消息,道:“传信回益州,告诉王爷,道州计划一切顺利。”

    李琮望向院墙外雾蒙蒙的天际,继而吩咐道:“另一件事,也可以着手安排下去了。”

    对卞春梁,他们荣王府另还有一份厚礼相赠。

    谢谢大家的月票,打赏,留言,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