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5 她向自己发愿(端午安康)

    575 她向自己发愿(端午安康) (第2/3页)

芷越算眼睛越亮——打仗发家就是快,她如今还是很喜欢打仗的!

    她往后要打多多的仗,占多多的地盘,抢多多的人,都给她家节使!

    康芷野心勃勃,私下与兄长道,趁着拿下了幽州范阳,平卢军中又有兄长和石满配合行事,或可趁机一举换下平卢节度使。

    康丛听得大惊,范阳之乱不是已经彻底平定了?常岁宁的手怎么还要继续往东?

    康芷乜了兄长一眼:“范阳不过是平定范阳军之乱的终点,又不是我家节使的终点!”

    她要和唐醒将军商议,设法将平卢军也收入囊中,到时整个河北道便都是她家节使的了!

    康芷干劲十足,短短十日间,又在幽州一带收拢散乱势力近万人。

    另还有许多因战事流离失所的百姓主动来投,康芷挑了青壮年留下,将那些老弱者都登记造册,就近先安置下来。安置流民的事康芷不擅长,那些是崔家那群人的活儿。

    康芷抢起人来毫不手软,来投靠的流民也照单全收。

    康芷一直记着,她家节使说过,在这片土地上,唯有人之一字才是最恒久宝贵的资源。

    有了人,今日先给他们一口救命的饭吃,来年他们便能凭借双手来回馈更多的钱粮,然后便可以给更多的人饭吃。虽说在利益上,这并不比直接招兵买马成就大业来得快而奏效,甚至因变故动荡而随时会有血本无归的可能,可节使说,唯有如此循环,这世道才会越来越好,秩序才会越来越稳固。

    起初康芷也是有疑虑的,可当她每每看到那些流民们如见救星般向自己磕头时,亲眼看到一个被冻僵的孩童因喝了一碗米汤眼中重新有了生机后,便慢慢理解了“活民”的意义。

    每当忍不住心疼粮食的消耗速度时,康芷便会掐自己一把,在脑子里默念:想她家节使如今坐拥河南道这座大粮仓,有大把文士可用,又有淮南道作为支撑,海上贸易也已初见成效,不乏生财之道……总而言之,节使养活人的本领那可是一等一的!不怕!

    近日,沉浸在抢人捡人和养人的满足感中无法自拔的康阿妮,却在除夕这晚,突然暴跳如雷。

    除夕日,月氏也赶来了范阳和久未相见的女儿团聚。

    石满带着石家人也来了,康芷原以为石满前来是为了看一看范阳的局势,以及同唐醒将军他们商议正事,事实也的确如此,但是不仅如此——

    当晚,康石两家人坐在一起共用了年夜饭。

    这场饭席即将结束时,月氏犹犹豫豫地开口,脸上挂着一丝忐忑笑意,对女儿说:“阿妮……有件事阿娘想征得你同意。”

    月氏说着,看了一眼石满,仍旧犹豫着道:“你也是知道的,这一年来多亏有你石叔费心相助,我与你阿兄才能事事无忧……这些时日呢,我们便商议了一下,想着若是能亲上加亲……倒是再好不过的事。”

    月氏越往后说,声音越小,提到“亲上加亲”四字时,已有些不太敢看女儿的眼睛。

    握着调羹的康芷愣住了。

    片刻,她看了看自家阿娘的神态,又看了一眼石满,神情不由几分古怪。

    康芷被这突如其来的认知砸得有些发懵,但转念一想,自家阿娘做了康定山的妾室那么多年,很是身不由己。石满丧妻多年未娶,家中干干净净,人品能力也算上乘……

    康芷咬了咬牙——算了,虽说尴尬了些,但她也不是什么迂腐的人!

    “行吧……”为了掩饰不自在,康芷低头将一勺汤送进嘴巴里,佯装浑不在意地道:“我没什么意见,你们自己做主就是了。”

    然而她话音刚落,却见对面的石雯突然站了起来,欣喜之余又隐隐有些得意地道:“木生,你听到了吧,你妹妹她同意了!”

    康芷抬头,皱起眉来——木生?怎么喊得这样亲近!

    她转头瞪向身旁的兄长——她不是再三警告过不要与石雯说话的吗?怎么喊上木生了!

    见兄长支支吾吾,红了一张脸,康芷突然意识到了不对。

    等等……

    她看向月氏,戒备地问:“阿娘方才说的亲上加亲……不是娘和石叔?”

    月氏吓得花容失色:“阿妮,你……你浑说些什么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