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三章 宋朝的危机

    第四九三章 宋朝的危机 (第2/3页)

,向太后独揽朝堂,并以宋神宗语驳斥反对派:“先帝尝言:端王有福寿,且仁孝,当立。”

    赵佶即位的第二年,向太后去世,改年号为“建中靖国”。据传,向太后暴毙身亡,乃徽宗使人下毒。扫清掌权障碍,这是赵佶统治政权的开始。

    赵佶在位期间,“妄耗百出,不可胜数”,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搜集奇花异石运到汴京开封府,修建园林宫殿,任用贪官宦官横征暴敛,激起各地民变。其中以新党蔡京任丞相与宦官童贯为将军,所引致的问题最严重。

    赵佶虽然聪明过人,多才多艺,但他在位期间,宠幸奸邪小人,任由奸臣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邦彦等把持朝政,误国误民。

    朝廷黑暗,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建立专供皇室享用的物品造作局,又明代宋徽宗像四处搜刮奇花异石,用船运至开封,称为「花石纲」,以营造延福宫和艮岳。其昏庸、奢侈之举,导致民怨沸腾,各地起义,还天下朗朗乾坤。

    如此朝廷,如此丑恶行径,奸臣当道,民不聊生。宋朝得位名不正言不顺,传国玉玺失,气数已尽。我王庆曾为宋朝官吏,深知黑暗,目睹百姓疾苦,遭受剥削,饱受欺凌,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王庆虽不才,但却为天下先。愿率领楚国百万民众,数十万大军,讨伐昏庸朝廷,还百姓太平盛世!”

    这封荡气回肠,立场尖锐的讨贼檄文散布开学后,掀起轩然大波。令那些被剥削过的百姓拍手称快。官吏,文人则是面面相觑,王庆好生大胆。

    尽管上面内容大多属于捕风捉影类型,但却说的有鼻子有眼,是人们渴望求证的,相信的大有人在。在配合宋朝欺负孤儿寡母得位,威信几乎扫地。

    普通百姓觉得朝廷就那样,尤其是讨论时满脸不屑。甚至连汴梁城的人都觉得脸上无光,太丢人了。

    宋徽宗赵佶气得差点吐血,咬牙切齿,痛骂王庆小儿,叛贼辱我太甚之类的话,恨不得活撕了他。在皇宫享福的王庆同样瞠目结舌,感慨军师牛叉。

    然而,天下英豪不甘落后!

    楚皇王庆都在世人面前露脸,同级别的吴皇方腊岂能落后?通过分布广泛的摩尼教众,散布讨贼檄⽂。

    “我朝⾃太祖开国以来,⾄今已有百多载,风调⾬顺,海晏河清,百姓安居,府库充盈。兹有奸贼童贯,高俅等,枉为⼈⾂,上欺君主,下压百姓。

    ⾃从赴任官场以来,结交恶党,任⽤奸佞,横⾏街市,鱼⾁乡邻。江南花石纲,搞得民不聊生。我江南百姓,本为宋朝顺民,奉钱赋于上,本当得沐圣恩,奈何奸⼈作梗,使上午遮⾝之⽡,下⽆闭户之门,长⽆供奉之后,幼⽆抚育之亲。

    幸我南国方腊,横空出世,组织百姓,拿起刀枪,捍卫自身利益。起事以来,斩贪官,杀污吏,势不可挡。率吴军二⼗万,上讨贼逆,下安黎民。望⽼贼早⽇省悟,⾃缚出降,以免受⼑兵之苦;如执迷不改,待破城之⽇,定当千刀万剐凌迟处死,悬⾸级于汴梁城顶,以警世人,告慰万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