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历史

    第二十二章 历史 (第2/3页)

问道:“家中可有史书?”却是想着那黄衣少女所言,前朝大家,李商隐,对身处的这个年代起了疑心。

    以前不管,不问,不想,是觉得陌生的朝代,知了又有何用?始终怀着一丝去国怀乡的愁绪,而今却又不同,心中隐隐有丝期待,望自己仍是那炎黄子孙,龙之嫡脉。

    晓梅不疑有他,笑道:“爷爷乃是当代大儒,怕是皇家的藏书也没咱家的多了,平时都收在后面的书楼里了,姐姐若要读什么,只管吩咐一声,自行取用便是,爷爷在世时不禁咱们读书的,爹爹更不管了。”

    太宗分封诸功臣,故后,太子登基,乃为高宗,其弟陈王反,以长江为界,二朝并立。高宗怒极攻心,留下隐患,十年后故去,留一子,中宗即位,因年幼,由高宗母孝仁太皇太后辅政,生母徐贵妃赐号容德皇太后。

    六年后,中宗亲政,并立太皇太后亲选之徐氏女为后。

    而今,恰是中宗七年。

    文竹缓缓合上手中书册,长吁一口气,万没想到竟穿越到了时间的岔道上,自唐以前,历史与曾经的古中国一模一样,分毫不差。

    唐后历史发生了转折,开国皇帝同样叫赵匡胤,却立国号为宁。将天下划为十五道,却未料到尸骨未寒死,俩个儿子便各占去半壁江山。

    本朝风俗与宋相若,却不若宋那般严谨,尚有五分唐之遗风,因立朝不久便遭遇兄弟反目,疆域被一分为二,导致本朝士子民夫无不好战,如此一来,二国虽势成水火,却都国富民强,倒使得塞外游民不敢轻侮。

    北楚陈王称帝后,自号明宗,励精图治,不失为一位明君;大宁孝仁后监政之时,战战兢兢,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加之南地本就富庶,却也呈现了一片国泰民安的繁华景象。而今大宁新皇亲政不久,尚没有什么惊人之举。

    大宁北楚两国实力仲伯间,若轻启争端,必落个两败俱伤的下场。文竹判断,数年内难有战事,如是看来,文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