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在阳城的生活,酸甜苦辣咸

    第十九章在阳城的生活,酸甜苦辣咸 (第2/3页)

觉得朱胖子这个人很难说话。和他讲话,无论你是说左、或者是说右,他都要纠正你的话题。比如有一次,我们大家在宗卫东的报停玩。他和老蒋闲聊,老蒋只不过是奉承了他几句说:“老朱唉,你到底是个干部,说话就是有水平。不像我们大老粗一个,啥也不懂。”

    我不知道老蒋这几句话,是马屁拍到马腿上了,还是拍到他的心窝里了?

    只见朱胖子坐在那儿微闭着小眼睛,双手抱着他那个大肚子摇头晃脑的一会。答非所问的说道:“曾经有人对我说,朱爷,你这个人行行都懂。博学多才,无所不通。我马上批评说,不对‘滴郭叫’(什么叫)行行都懂?像高科技的东西我就不懂。比如火箭、卫星,我就不懂。还有个暴发户对我说,朱爷,我家里行行都有,不相信随你点、问。我马上就问他……”

    老蒋见朱胖子张嘴的那个神态,马上讨好的抢着说:“你家有飞机吗?”

    哪知朱胖子张着嘴,愣磕磕地把飞机两个字给咽了回去。改口道:“你家有手枪吗……”

    九八年的的冬天来得比较急。十一月份的天气还是个“小阳春”,进入十二月说冷就冷。北风呼呼地叫着。城河路6号里的房子年代实在是太久了,准确的说这里房子是千疮百孔。冬天的风,是无孔不入。我把门窗关得再严严实实地,但是风,还是从窗户、墙壁的缝隙中钻了进来,时常是把我从睡梦中冻醒。

    这个房子要是下小雨还行,如果下大雨雨水就会从窗户里的缝隙中打了进来,把我放在窗户边上的锅碗瓢盆里,全部灌满了泥浆水。

    靠西北的墙角上,印着长年积累下来的绿色发霉的水印。

    等雨停了,我只好再找些纸来把这里的墙和窗户的缝隙糊上。如果不下雨还好,一旦下起大雨墙上糊的纸,全部破成了烂纸浆。所以我一边糊一边祷告:“祈求上天不要再下大雨了,如果要下就下小雨吧。”

    就在这时岳麻子走了进来,他看见我站在板凳上往墙上糊纸。便问道:“小吴你在干什么呢?”

    我一边在往墙上糊纸一边回答道:“我在湖纸呢,因为这个窗户和墙,又漏雨,又进风。”

    岳麻子接着道:“用纸糊能有什么用啊,弄点水泥来抹一抹。”

    我:“算了,先这么混着吧。”

    麻子白了我一眼道:“能顶个屁用,一旦下起大雨来我看你‘**能挡得住*’。你就算糊上一百张纸也全部泡汤,听我的还是用水泥的好。”

    我道:“关键是,现在到哪儿去弄水泥啊?如果为了这点缝隙去买一包,那也不划算啊。”

    麻子道:“出去转转,看见哪里有做泥瓦工的地方问他们要一点就够了。”

    (我暗道,废话!说的容易,出去转转就能碰到泥瓦工。就算有,那也要运气好才能碰上啊。)但是我嘴上还是说了些感谢岳麻子的话。

    临近年底,单位里的“啰嗦帐”特别烦。因为马上要迎接元旦、春节,这个两大节日的到来,所以公司决定让我们这些会计,把今年的老帐全部整理出来。然后再把明年的新帐目大概的先预算一下。

    这两天搞得我脑子里昏昏沉沉地。这一日晚,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城河路6号”宿舍。回到城河路6号大概是六点半左右了,这是马路上的路灯和周围店铺门前的霓虹灯都已经照亮这座城市的夜幕。就在这时天,突然下起了小雨。在马路边上做夜市的小贩们只能四处避雨。

    和我住在同一个院落里的郭大姐,也只能躲到门口的平台下边躲雨,边等生意。

    郭大姐家,住在我宿舍的东边。她下岗在家已经有一年多了,现在她每天上午在家忙家务,下午和晚上在这个夜市上靠“炸鸡腿”来贴补家用。

    郭大姐的老公小林,是在开发区的一家私营企业工作。儿子今年刚满四岁。一家三口的开销费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