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唇枪舌剑
第75章 唇枪舌剑 (第3/3页)
水果与蔬菜后,看着窗外美丽的三江口美景,感叹道,“这里三江口的风景真美啊,看到这里就不由得想起我的家乡堺市……”
听完蔡市杰的翻译之后,唐依秋好奇道,“羽田先生,堺市,这个地方好像没怎么听说,它在曰本哪里啊?”
“唐小姐,我的家乡堺市在大阪府。你们中国人不知道这个小城市很正常,毕竟它现在算不上曰本的重要城市了,只是大阪市的一个卫星城市而已。然而,以曰本历史,甚至全球历史的角度来看,这座城市的地位之高根本不可忽略,但是某种程度来说,它的全球影响力可比大阪要大得多!历史上,堺市它曾经长时间作为中日交流,甚至是东亚与欧洲交流的中心”
“哦,居然还有这么一回事?”闻言后,唐依秋与顾雨都好奇起来,连蔡市杰这位曰本通也显得颇为意外。
接下来,羽田弘树娓娓道来。
原来羽田弘树口中的堺市,位于旧时期曰本摄津国、河内国与和泉国的边境处,所以一开始被称为“境”,后异化成日文发音相同的“堺”。
“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且临海,所以后来渐渐发展成这一个贸易港口城市,曰本南北朝之时,那里曾经是南朝的外港,不过此时的堺市仍然只是小打小闹,到了北朝统一南朝后的室町幕府时期,“堺市”开始迎来自己最重要的历史时刻。
中世的曰本主要贸易对象为中国,明朝和曰本的贸易被称为“勘合贸易”,这是因为曰本人来中国做生意是需要使用到被称为“勘合符”的许可证……
羽田介绍,早期的明日贸易和堺市关系不大。然而,在1469年,曰本发生著名的“应仁之乱”,当时从中国返航的船队临时改变了航线,改转进濑户内海,从“堺”入港,于是堺便取代了兵库,作为日明贸易的中转地,日益繁荣。
自此之后,曰本遣明船都改由“堺”出航,公元1478年,勘合船首次在堺港筹备,公元1486年七月,三艘遣明船于堺到港之时,堺南北庄欢呼声一片,僧人、居民也都摩肩接踵,跑出来看热闹。
当时的堺市之盛,可见一般……
羽田的这段介绍让唐依秋与顾雨很意外,这位羽田弘树虽然中文说得很烂,但是对中日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历史却似乎颇为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