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立个碑,上自古以来!

    第504章 立个碑,上自古以来! (第2/3页)

下的长缨军围而不攻,却不代表所有的兵马都如此的佛系,要知道正渤海境内可是有整整十二万人的「唐协军」。

    平心而论,这些唐协军的战斗力参差不齐,但是在禁军和安东军退役老卒的指挥之下战斗力的下限却也不会太低。

    为了增强他们的攻坚能力,郭戎和李愬还专门为他们配属了工兵营或者器械营。

    虽然这些配属的工兵营和器械营,不会跟随配属的「唐协军」一起行动,但是距离配属部分「唐协军」的距离却不会很远。

    再加上,襄平战后,渤海国内已经没有了成建制的战兵,凭借配属了工兵营或者器械营,并且有老卒指挥的唐协军几乎可以用横着走来形容。

    就算真的运气不好,碰上了某些硬茬子,也没关系。

    除却单独配属的工兵营和器械营,以及围困扶余的长缨军,剩余的四万禁军进入渤海之后,迅速占据渤海国内重要的战略要地,然后以营和团为单位,或者均匀的分布在各支「唐协军」之间,以方便为各路的「唐协军」提供必要支持和保护。

    在这一系列的加持之下,十几万「唐协军」浩浩荡荡,气势汹汹的冲入了渤海国的腹地。

    虽然「唐协军」们,分兵数路,但是他们的行动轨迹和大致的做法却大同小异。

    最初,这些「唐协军」还小心翼翼,略有收敛,但是随着深入渤海的距离加深,了解了渤海国已经空心化之后,这些「唐协军」越发的猖狂。

    十月十三,长缨军抵达扶余城的第二天,以高句丽人为主的唐协军第二军,包围了渤海扶余府的仙州。

    相比较渤海国府邸,作为边境的城池,仙州本就有一定的守卫力量,再加上距离扶余城不到两百里的距离,所以面对唐协军的劝降,仙州守军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拒绝。

    然而,在攻城战之中,这支以高句丽遗民为主的唐协军遭遇了仙州守军的迎头痛击。

    吃了亏之后,辽东唐协第二军开始不讲武德的摇人。

    首先到达仙州的是距离他们路程不到半天,本就配属他们的左威卫工兵营和器械营,紧接着到达的是左威卫的两个战兵营和左千牛为所属的一个战兵营,而这并不是全部。

    根据仙州的城防,左威卫工兵营和器械营,准备好了整整四十架投石车,并准备了两个基数,总计四千枚石弹、冰弹。

    而他们准备军械的三天之内,到达了仙州城外的禁军数量已经达到了整整六个战兵营,一个骑兵营。

    再加上本就配属辽东唐协第二军的左威卫工兵营和器械营,仙州城下禁军的数量甚至超过了万人。

    这种规模,已经超过了禁军一个卫的兵力,对于仙州,这样一座只有一丈多,守卫不足三千人小城来说,着实有点牛刀杀鸡的感觉。

    若是守军的力量更强大一点,工兵和器械兵还会稍微收敛一点,然而,双方的力量对比实在不在一个水平线之上。

    于是,配属唐协第二军的左威卫工兵和器械兵们直接大大咧咧的把四十架投石车摆放到了距离城墙只有百步的地方,一字摆开。

    然后,在整整三万人的围观之下,四十架投石车开始一刻不停的朝着仙州城

    发射着石弹、木弹、冰弹。

    虽然木弹和冰弹的威力不如石弹,但是在寒冬时间,冰弹无疑是容易制造的丹药,而且冰弹的毁伤力不如石弹,不代表杀伤力不足。

    事实上,冰弹和城墙撞击之后,所形成的冰凌,无异于无数支锋锐,尖利的利刃。

    饶是木弹和冰弹的威力不足,但是在整整一个半时辰的轰击之下,仙州那孱弱的城墙已经轰然倒塌。

    不仅城墙轰然倒下,在连绵不绝的投射之下,城头之上已经看不到半个守军的影子。

    然而,此时此刻,左威卫的工兵和器械兵准备的弹药还有半个基数,而且是以临时制作的冰弹为主。

    本着不浪费资源的原则,剩余的近千枚各式的冰弹、木弹、石弹抛射一空。

    紧接着,在第一轮进攻中吃了大亏的唐协第二军全员出动,沿着被轰塌的缺口冲入了城内。

    刚开始,在禁军和安东军退役老卒的约束之下,唐协第二军的还保持了一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