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看到了希望

最新网址:m.yuedsk.com
    第201章 看到了希望 (第1/3页)

    因为有关手续的申请与报批过程比较复杂,所需时间难以预测,而建设制剂车间也不是一两个月就能完成的事,关于仿制药的临床试验,许昕建议分头行动,一方面红星制药厂各相关部门抓紧时间,为制剂生产做准备,另外,应该跟一家手续齐全的药企开展合作,尽快推出仿制药制剂产品,争取早日开展临床试验。

    方翰民完全赞同许昕的建议,他把寻找合作伙伴的任务交给许昕,“你是销售科长,对外面的企业了解最多,你认为哪家企业最适合作为红星制药厂的合作伙伴?”

    “方厂长,我不知道哪家企业适合作为咱们厂的合作伙伴,这件事也不能由我说了算,我觉得应该通过类似招标的方式来确定合作单位。”

    “招标的办法当然不错,但是面向全国同行业招标,从发出标书经筛选评审,到最终确认,这个工作量可不小啊!费时费事不说,恐怕最后的结果反而事与愿违。”

    方翰民的担心无不道理,国内同行基本都知道这款仿制药的市场价值,如果面向全国招标,愿意跟红星制药厂合作的药企少说也有二三十家,要在这么多企业中选择一家作为合作伙伴,只能通过分析对比才能做出判断,无论方翰民还是其他人,都没有时间和精力做这项工作。

    议论一番后,大家认为应该把招标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只让熟悉的单位或跟红星制药厂有过业务往来的药企参与投标。

    在会上,方翰民还对其他事项做了分工和布置,并敦促大家各负其责,雷厉风行,以实际行动将仿制药尽快推向市场。

    正如夏总所说,红星制药厂一直从事原料药生产,没有直接面对医疗机构的制剂产品,跟医疗机构从未打过交道,严重缺乏这方面资源,虽然做出了决定,但方翰民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寻找一家愿意做临床试验的医疗机构,这是他分担的任务。

    没有社会资源,方翰民只能碰运气,他给在学术交流会上认识的几位药学专家写信,陈述他的想法,请求他们帮忙推荐或联系愿意合作的医疗单位。

    十天以后,方翰民陆续收到专家们的回信,结果令他大失所望,因为回信的几位专家坦言,虽然他们从事药学方面的研究,并在业内有些名气,但跟医疗机构没有什么交集,方翰民面临的困难,他们无能为力。

    这天下午三点多,工作人员又给方翰民送来一封信,信封下方的邮寄落款单位显示,这封信寄自国内某著名医药研究院,拆开信封,展开信纸,但见信里写道:

    翰民同志,你好!

    首先,祝贺红星制药厂率先在全国开发成功这款仿制药!

    回信晚了点,请见谅。你托付的事情让我很为难,别看我做了一辈子药物研究,跟资质较好的医疗机构却没打过交道,但是,我又不想辜负你的重托,便发动亲朋好友帮忙,结果,我的一位老同学,还真找到这么一家医疗机构,据说不仅资质较高,而且做过很多临床试验,经验十分丰富。经初步接触,对方表示愿意跟你们合作,但合作条件和细节需要双方面谈。

    信的落款签名是费良庸,这位费教授是国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ued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