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宝藏

    第四章 宝藏 (第2/3页)

畅通无阻。

    在他来到剑冢山谷一年后,他修炼之时提起一身强横的功力,对着最后一道,也是最紧要的一道生死玄关冲击而去。

    并无什么意外,只僵持了片刻功夫,玄关便被九阳真气一鼓而破。

    李慕只觉体内一声轰鸣,发出一阵龙虎之音,所有滞涩之感瞬间消失不见,真气在经脉之中奔腾不休,毫无阻滞。

    无须李慕再主动催动,真气也会自行运转,生生不息,且无比凝炼。

    便有如一道道水银在经脉之中四处流转,让李慕感觉舒适无比。

    至此,李慕用时三年零两个月,终于将九阳神功练到阳极阴生,阴阳相合,水火相济,龙虎交会的大成之境。

    从此反后天为先天,真气自生,永不枯竭,再无泄气过甚之忧。

    最重要的是,如今九阳神功阳极阴生,阴阳并济,李慕也不用再保持童男之身。

    就算立刻回去跟宁中则完婚,也不再有什么影响。

    武功大成,李慕却没急着回山。

    要振兴门派,进而将之发扬光大,光是武功高强还不够,你还得有弟子,有大量弟子。

    可是养弟子需要钱粮,这跟养军队是一样的道理,在弟子们还无法自己创收之前,就得靠门派养着。

    所以原剧情中的华山派才会如此寒碜,全派上下加起来不过二十余人,还大多都是不成器的。

    有名有姓,稍稍拿得出手的小辈弟子,也就那么四五个,其中一个还是别派卧底。

    华山派虽因剑气之争导致元气大伤,可武学传承未失,只要肯大开山门,大把的弟子可收。

    原剧中的岳不群,为什么不大肆收徒?

    没别的,就一个问题,养不起。

    六大派的没落,最大的原因也是这个。

    在朝廷的打压下,门派根本没有经济来源,连吃饭都成问题,谁有闲心练武?

    所以想要振兴华山派,李慕还得去弄钱,弄大把的钱。

    这一点对他来说,倒是算不得什么难事。

    金书武侠世界都是一脉相承,处于同一个世界的不同时间段,那么许多东西,自然都是存在的。

    比如宝藏。

    如今李慕有机会弄到手的宝藏有两处,一处是南京魏国公府的建文帝宝藏,一处则是江陵城外天宁寺中的《连城诀》宝藏。

    当年燕王朱棣叛乱,发动靖难之役。

    大军压境之时,建文帝将宫中内府的金银珠宝悉数转移,藏于魏国公府地下,以期他日复国所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