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摸黑,嘿嘿嘿!

    第二百三十六章 摸黑,嘿嘿嘿! (第2/3页)

的恩主,有些事情,还是要顾忌对方的意思。

    不过,他明显是误会贾瑛了,而贾瑛也没有察觉这点。

    “本官的意思,只要不是在江南地区,其他地方都可以。”

    不能在江南招兵?戚耀宗不解,这位大人祖籍不是金陵人士吗?这江南也算是他的家乡啊,为什么看起来对方似乎对江南地区有什么偏见呢?

    见戚耀宗面露不解,贾瑛微微一笑,问道:“戚将军可知原先江南水师的那些战船,都到哪里去了?”

    这点戚耀宗倒是清楚,正要搭话,心中一动,明白了贾瑛的用意,露出了会心的神色。

    跟聪明人讲话,就是轻松。

    “大人可有建议?”戚耀宗问道。

    “广东、广西、山东,这三处都可以。”贾瑛不假思索的说道。

    “可若完全抛开江南地区,怕也不现实,毕竟许多时候,水师还需要地方百姓的协助,若完全是外乡人,只怕到时会有不便啊。”

    “这个简单,留一些位置出来给他们就行,但非外地籍贯的将领,不得单独领军,这点要形成定制。”

    贾瑛也明白,即便如此做了,也是治标不治本的,可眼下他也没有其他的好办法。

    “既然如此,末将就派人到去三省招兵,正好,这三地末将都比较熟悉,山东是末将的家乡,广东、广西,末将在那边也有不少旧时的同袍,找他们帮忙,此事应该不难。”

    “那本官就留下来,负责战船打造的事情。”

    两人当即敲定分工,开始行动起来。

    杨佑闲来无事,便整日跟着贾瑛,往来于龙江船厂和军器局。

    “柳大匠,本官想给战船上安置一个用于联络的号子,你觉得如何?”

    柳三弄五旬上下的年纪,家中是世代匠户,他本人在龙江船厂这么些年,也从一名学徒,一直熬到了大匠的位置,在龙江船厂的地位举足轻重,只因为他不仅是一名木工大匠,还是金陵城出了名的金器大师。

    从他手中打造出来的珠宝首饰,备受金陵贵妇人的追捧,有价难求。

    “号子?”柳三弄疑惑道。

    “就类似于军中号角一般的东西,只不过其发出的声音会很大,大到隔着几十里地都能听到,哪怕是受海风的影响。”贾瑛解释道。

    “贾大人,恕老夫之言,老夫从艺五十多年,还从未见过这样的号子,别说见过了,就是听都没听过。”柳三弄回道。

    柳三弄没见过,可贾瑛见过,前世的蒸汽汽笛不就是大号的号子吗?

    只是眼下初版蒸汽机恐怕都没有问世呢,贾瑛虽然知道这种东西,可奈何他不会做啊。原理贾瑛受益于良好的九年教育,倒是还记得一些,可知道和做到是两回事。

    不过汽笛做不出来,做个风笛总是可以的吧。

    前世的蒸汽火车上可不仅有汽笛,还有用重力压缩空气而发出巨大声响的风笛。

    铁制滚筒式风箱做不出来,可木质风箱是没问题的,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最后的效果,不过这得等到风笛做出来之后,才能知道。

    “哨子,你总会做吧?”贾瑛问道。

    柳三弄点了点头。

    “那就请你做一个大号的,铁制哨子这个不难办到吧?”贾瑛双手比划了一个大号的形状。

    “老夫可以试着做一个,可是这么大的哨子,人哪能吹得响呢?”柳三弄觉得贾瑛是异想天开了。

    “人吹不响,风箱能不能吹响?”

    “风箱?”

    “对,依旧是大号的风箱。”

    “烧火用的那种?”柳三弄问道。

    贾瑛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可他自己也说不明白,只能说道:“就按着那个先做一个大号的出来,如果不行,咱们再改进。”

    “需要多长时间?”

    柳三弄说道:“风箱不难做,给老夫三天时间就能做出来,可是船厂这边......”

    贾瑛说道:“柳大匠,船厂这边的工匠不少,可以让别的工匠分担一些,你接下来专心做风笛就行。”

    大海苍茫无际,在没有无线电的时代下,水师在海上作战,想要做到各战船联动,只能依靠旗号,虽说眼下已经有了单筒望远镜,可千里眼那玩意儿,受限于当下镜片技术条件和科学水平,看不了多远的。

    大乾最好的千里眼,不过是能将物体放大三倍而已,而且极其模湖。

    在依靠千里眼传递旗号时,还需要士兵精神高度集中,很多时候,那边都打出旗号了,这边却看不到。

    而且还要考虑海上天气环境对视线的影响。

    提前十五里发现敌人,和提前十里发现敌人,对于水师来说,可能是决定一场战役胜败的关键。

    或许有人说可以用大鼓。

    可鼓的声音传递的距离并不远,因为它是发散式传播的,声音的力量并不集中,海风一吹,一里地都传不出去。

    船厂这边交代完后,贾瑛与杨佑与去了军器局。

    燧发枪与火绳枪的构造其实相差不算太大,唯一的区别就是如何安置燧石,联动扳机,并且能后保证激发出火花。

    而大乾的军器局其实是掌握了火绳枪的制作技术的,所以在有了实体参考物之后,燧发枪的大部分关键部件已经被做了出来。

    而最难攻克的部件,居然是一个小小的螺帽和螺栓。

    螺丝钉这个东西,距离问世还很遥远,别小看了一个小小的螺丝钉,在机器没有尚不能代替人力的时代下,其生产制作难度,不亚于发明一个蒸汽机,更关键的是对炼钢技术的要求。

    不过,虽然没有螺丝钉,但是螺帽和螺栓已经问世,并被使用在了各个领域,燧发枪上就用了这种部件。

    东方的工艺技术,大多都是榫接和铆接,只是一但钉死,这个部件就成了死物,不能灵活转动。

    好在最后还是被工匠们做了出来,还是那句话,古老的东方人,并不缺乏智慧,他们缺少的,是一个可供他们将智慧转化为生产力的社会环境条件。

    眼见一切进展顺利,贾瑛也不再胡乱干预,专业的事情就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贾瑛来军器局,是另有事情要做的。

    他拿出了一个自己这些日子制作的,木制的注射器,当然是不带针管的那种。

    虽然看上去很欠缺工艺美观性,但好在也足够说明问题。

    “依照这个原理,铸造一个大号的铁箱子,形状可以是方形的,也可以是圆形的,但一定要不留空隙,还要加入活塞,还要再流出一个通气孔。”

    贾瑛将自己的要求,说给了军器局的大使之后,也不理会对方的抗议,便甩手走人。

    只留下一个军器局的大使站在原地,傻傻发愣。

    闫立宽觉得自己可能是军器局有史以来最倒霉的大使,谁让他遇上了贾瑛这么一个爱折腾人的主儿,这些日子,他连觉都没好好睡过,头发也薅秃了不少。

    没奈何,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旁边还有一个亲王。

    “杨仪还不准备南下吗?贾雨村来信说,冯骥才已经到福建了。”

    说明浙江的事情,应该快要接近尾声了,就缺一个拍板定性之人了。

    杨佑回道:“冯骥才也写信来催了,我估计在金陵也待不了多久了,等到浙闽两省的事情一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