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为啥别人想不到?

    第六十五章 为啥别人想不到? (第2/3页)

极大目标,快活享乐一辈子,这不就轻松实现了嘛。

    唯一让他担忧的就是,他有点搞不明白……

    这种足以令各方势力都能得到好处的政策,且不说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明君,为何就连洪武大帝还有永乐大帝这种有着雄才伟略的两位帝王,都没能看透这件事呢?

    除了眼光超前一点,王迪虽然嘴上一直在说超越历来的所有明君圣君,但他对自己的政治水平认知,始终还停留在一名普普通通急诊科医生的水平。

    在他看来,就算贫农出身的洪武大帝,对海洋知之甚少,为了大明朝的初期稳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实行了「片板不得下海」的海禁政策……

    但永乐大帝时期的六次郑和下西洋,王迪最近这几日才知晓,自己是当局者迷,钻了牛角尖。

    郑和下西洋真正的情况,并不像后世教科书上面写的还有历史老师口中讲得那样,每次朝廷组织的下西洋活动,都是“劳民伤财”或是“赔钱赚吆喝”的亏本买卖。

    在他看来,要么是后世人的搞错了,要么就是自己身处的大明朝,和后世记载的那个不一样。

    这几日宅在行宫内,除了玩小妮子以外,王迪是真真切切在为大明朝付出自己的汗水与努力。

    翻阅了不少资料,再加上与杨蜜的深度交流,王迪心中已是相当清楚,永乐大帝对于远洋贸易的利润到底有多大,他心里绝对是心知肚明。

    可以说,前三次郑和下西洋,算是熟悉道路与商贸情况。就算是在这种磕磕绊绊的情况下,依旧是稳赚了不少银钱。

    后面的三次下西洋活动,随行的船队越来越大,深入西洋的路线也越来越远……

    每一次返航,可谓实打实地给大明朝带来了巨大利润。

    否则永乐大帝在位期间,哪来那么的银钱去修缮长城卫所、疏通大运河、编纂永乐大典、建顺天府、南征安南、五次北征寇虏……

    更何况,永乐六年、八年、九年和十一年,大明朝各地还发生了几次较大规模的疾病与瘟疫!

    就凭朱棣的雄才伟略,远洋贸易果真不赚钱的话,他绝不会仅是为了宣扬大明朝的国威,或是寻找建文帝而如此劳民伤财。

    正因利润颇为丰厚,这才有了先帝宣德五年期间的第七次郑和下西洋。

    虽说远洋贸易的利润,最终都落入了皇室的口袋里,引得一干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