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215、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第2/3页)

。”

    “这孩子可以说是小天师送给我们老陈家的,狗子,你要记小天师一辈子的恩情,明白吗?”

    陈明从嘉靖的腿上跳下,郑重其事的给张执象行了拜礼。

    张执象本想阻拦,但还是受了这一礼,待他抬起头后,才说道:“你既然拜了我,我便算你半个老师,教你一课。”

    “顺便解一解陈大哥的疑惑。”

    “这一课叫……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先起来吧。”

    将陈明扶起,让陈五去搬个小板凳给陈明坐下,张执象才说道:“秦朝时期,秦始皇死后,陈胜、吴广发动了起义。”

    “在起义的时候,陈胜说了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他是对的。”

    “王侯将相的孩子,与百姓的孩子,是一样的,父辈聪明,孩子却不一定聪明,你们往往觉得富贵人家的孩子更聪明更厉害,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先天禀赋就高,而是他们接受的教育资源更好。”

    “如陛下的孩子。”

    “大皇子从小就是最顶尖的名师教导,哪怕再平庸,也不至于差到哪里去,而陈明这孩子,只能去普通的私塾,一个夫子教几十位学生,若是学生悟性差些,自律差些,多半是学不到东西的。”

    “久而久之,差距就很明显了。”

    “所以,将富贵子弟与平民子弟分开差距的,是教育资源,而不是血脉。”

    “我大明有2.8亿人。”

    “即便有着教育资源的极大不平等,每届科举,考上进士的也是普通人家居多,其家庭环境顶多是小有资产,能够心无旁骛的读书,大富大贵却谈不上。”

    “如杨廷和、夏言、严嵩这些,他们父辈都很平常,有的是举人,有的甚至连秀才都没考上。”

    “而他们却能高中进士,执政一时。”

    “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教育资源只能保证一个人的下限,而一个人能走多高走多远,却取决于他的禀赋性情,这是天生的。”

    “而更多的天才,却诞生于平民百姓之家,所以国朝才会有科举这样的选拔人才的机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