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代沟的对话——答《山东广播电台文艺台》
关于新代沟的对话——答《山东广播电台文艺台》 (第2/3页)
记:你们这个年龄的人好像在信仰上也特别执著……
刘:在我这个年龄段或老一辈的同志(记者插话:你们喜欢叫同志,我们喜欢叫先生、小姐,也是一种差异)里面,当初入党的时候,有一个起码的问题是都在自觉地考虑的,即如果让敌人抓去了,让你背叛组织出卖同志,否则就与所有爱国主义影片里面所演的似的,给你灌辣椒水或压老虎凳,你怎么办?我不是唱高调儿,我当初确实是抱好了永不背叛这样的信念才申请入党的;当然我也坚信“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至死不渝。记得六十年代初,蒋介石咋呼反攻大陆的时候,村里的民兵担心阶级敌人蠢蠢欲动,遂于夜晚化妆成国民党的登陆部队,晚上去他们家里联络,结果就有些人将村里的党员给说出来了。这点子有点损,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那时候的人比较看重这些。我将这些说给一些“新三届”听,他们就觉得挺不解、挺可笑:如今还有什么可背叛、可出卖的?将党员的名单说出来又有什么了不得的?当然我们还比较关心国家大事乃至国际共运,关心意识形态领域,强调传统而忽略现实,政治意识强而商品观念薄,比较在乎批评与表扬等等。
记:在批评与表扬的问题上新三届们也在乎……
刘:但在乎的程度不一样。他批评错了,新三届们可能要跟他干,将批评变成吵架;他批评对了,你还会计较他的态度不好,寻思他有什么背景,是谁告的状,尔后再找碴报复回来。我们讲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我们也比较在乎“谁负责”的问题,记得我在部队的时候,有一次我与另外一个资格比我老的同志到一个海岛上去帮助他们搞年终总结,两个人的工作组领导上让我负责,就拿作得我格外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了。这也说明我们比较有上进心,始终有一个爬坡的意识。如今的小青年好像就不怎么在乎这些,他讲究怎么来钱儿快怎么干。说到责任感的问题,前段我在电视上看到记者采访两个中学的初中生,一个是农村的学校,记者问一个学习很好的学生为何不报高中而要报小中专?他的回答是家庭困难为了减轻家长的负担;而城市中学的学生没有一个提到他该怎么样减轻家长负担的问题,我就不信这些学生都没有家庭困难。
记:这似乎是另外一个问题:城乡差异……
刘:中、青之间的代沟,在城市表现得格外明显、格外突出一些。比方,我们的传统美德,城市的孩子差不多就不怎么考虑继承与发扬的问题。我在家里吃完了菜,总是倒上点水把盘子涮干净再喝了,我家里的一位“新三届”则常常抱以不以为然的目光。他们有一个观点,叫增产比节约更重要。这在一般意义上是对的,我们有专事指挥生产的部门,却没有专门指挥节约的机构,那个“增产节能办公室”,也是将增产放在前边儿。问题是作为一个青少年,他还没开始做增产的事情,却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给丢了;如同某些“艺术人才”,他还没开始将他的艺术奉献给观众,却将艺人的一些作派乃至毛病先学会了。我一看到歌星或影星什么的骂人打人就恶心,要命的是他还能说出一些强盗逻辑,强调打人的无奈与逃税的苦衷……
记:是这样,在追求时尚与流行话语上,恐怕也有分歧。
刘:在审美上,在消费上,在接受新事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