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李氏英杰

    第十一章 李氏英杰 (第2/3页)

此诗名,绝非凡品,但之前的确未闻。”

    李玄道是陇西李氏出身,也是房玄龄举荐入秦王府的,事实上他是房玄龄的外甥。

    上首的李世民开口道:“罢了,少年才子,有此诗才,却纵意花丛,岂能与诸位相提并论。”

    声音略微沙哑,但吐声咬字很有节奏感,一句话说完,下首诸人均行礼相谢。

    房玄龄正要开口,却见外间人影晃动,呼道:“克明总算回来了,如何?”

    已经跟着玄奘跑了半个月的杜如晦向李世民行礼,疲惫的坐下后接过房玄龄递来的热茶,“除却东山寺,其余寺庙均应裁撤,玄奘禅师已向十大德递交名单。”

    薛收诧异道:“记得东山寺是第一家被查验的,不是说已被山民所据吗?”

    杜如晦脸色一黑,想解释什么,门外却有人进来,是一位身材挺拔的中年人,鬓发染白,面带急色。

    “仁人兄来了。”李世民微眯双眼,头颅微微抬起。

    这位中年人来头不小,隋末群雄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士及,武德二年投唐,入秦王府为骠骑将军,随李世民先后攻灭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封爵郢国公,拜中书侍郎。

    中书侍郎是中书省的副中书令,位高权重,宇文士及是秦王府在朝中的一大臂助,毕竟如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恭、秦琼等文武俊杰只在秦王府任职。

    宇文士及有些惶恐,“河北大败,魏州、莘州、黎州、相州、洛洲陆续失陷,诸洲主管或死或降,唯有右武卫将军张士贵溃围而逃。”

    厅内一静,李世民背脊一挺,身子微微前倾,双目透出精芒,刚才还温文儒雅的模样顷刻间化为威势。

    薛收轻声道:“殿下,淮安王、李世绩均溃败……”

    “不急。”李世民突然恢复了平静,像是一柄寒光四射的宝剑归鞘,“不急。”

    事情是明摆着的,李世民六月底回京,刘黑闼七月初就起兵了,按理来说李世民是安抚河北的最佳人选,但之后长达半年的时间内,天策府被一直被刻意排斥在河北诸战之外,直到刘黑闼攻陷整个河北。

    如今诸将败北,圣人、东宫束手,除了天策府,还有谁能收拾残局呢?

    所以,李世民不急。

    宇文士及探出身子,轻声道:“东宫已然过去了,圣人尚未来召?”

    “适才克明说到哪儿了?”李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