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求豆麻袋!

    第六章 求豆麻袋! (第2/3页)

到北宋年间,岭南还是贬谪官员、流放犯人的主要地点,差不多和清朝的宁古塔一个意思。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后世还以为苏轼是在赞美岭南呢……

    “何时查验尚不知情,倒不是十大德,据说是个挂单的外地高僧,法号玄奘。”朱玮丢下这句话起身离去。

    李善龇牙咧嘴,居然是御弟。

    ……

    母子俩相对而坐,桌上摆着两碗粥,黄橙橙的,看起来是小米,实际上这是粟米,这个时代关中最主要的粮食之一。

    留在长安,不登裴门。

    自从昨晚李善做出这样的保证后,朱氏脸上渐渐有了些暖色,但正在食不下咽的李善随口提到做些买卖,赚些银钱的时候,朱氏的脸色又难看起来。

    “不能经商!”朱氏斩钉截铁道:“一旦经商,日后难入仕途!”

    看李善懵懂模样,朱氏冷哼道:“河东裴氏,好大威名,若不能出人头地,他日何以扬志?!”

    明白过来的李善笑着劝道:“母亲,他走他的阳关道,咱走咱的独木桥,井水不犯河水……”

    朱氏拍桌喝道:“难道你忍得下这口气?”

    心脏似乎蜷缩起来,一股恨意涌上心头,这是原身使然,李善努力抑制这股情绪,在没有实力的时候,任何复仇的举动甚至念头都是愚蠢的。

    前世李善一个最好的朋友在喝醉之后曾经说,你取错了名字,口口声声与人为善,实际上是个老银币。

    那边朱氏喋喋不休的骂着裴家和李德武,又说起等寺庙裁撤后落户朱家沟,购置田地……这是母子俩落户关中的好机会。

    “如今中原已定,但河北大乱,而且边塞难宁,正是建功立业之时。”

    “母亲,我是独子……”李善有点坐立不安,府兵制是不挑独子的。

    这个时代伤风感冒都可能一病呜呼,让我上阵?

    那我记的那些唐诗怎么办,英雄无用武之地?

    “无妨,到时候不以府兵出征。”朱氏看上去很有把握,“裴世矩已然年迈,子嗣亦无有才名者,李德武绝难身登高位!”

    李善叹了口气,老娘这是铁了心要给那位负心汉来个马前泼水。

    一顿饭吃完,李善又问起寺庙裁撤之事,朱氏不耐烦的随口说了几句,又道:“如若寺庙裁撤,需缴纳四年税赋……”

    朱氏有点为难,如若自己要落户朱家沟,就必须和村民一起缴纳四年税赋,否则户籍这一条很难越过,但一路北上途中,盘缠已经用的差不多了。

    对于这一点,李善这个穿越者倒是有办法。

    “李家大郎?”

    外面传来朱八的喊声,李善笑着迎出去,“都磨完了?”

    “喏,桶里都是。”

    李善蹲下身闻了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