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回家乡搞建设
第37章 回家乡搞建设 (第2/3页)
个恶性循环。
除非有大量资金注入,大好政策引导,否则,基本上都是死路一条。
整个厂区并不大,也就50多亩地,很多地方都是空闲的。
逛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也没啥好看的了。
期间,华城县县长和厂里面的几位比较老的技工师傅都到齐了。
姜余从车上把打印好的资料拿给几个技术师傅参详,让他们发表下意见。
下午四点,县政府,议会大厅。
县政府几个领导班子,压缩机厂的厂长和几位技术骨干都到齐了。
“说吧!说一下,你们几个的意见?”
胡县长率先开口询问道。
一个年纪大约有60岁的老人站了起来,准备开始发言。
胡县长打断他,让他坐下说话。
“各位领导,我们把姜先生提供的资料大概的整理了一下,然后又联系了在顺德和羊城的几个工友,相互确认后,一致认定,这绝对是世界最先进的一款制冷压缩机。”
会议上的众人,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何秘书很急切的问道。
“那我们可不可以制造出来?”
老人缓缓的摇了摇头
“整台机器,基本上都要用不锈钢打造,我们缺少这些设备。”
“另外里面的核心部件,离心机,恐怕连国内都很难制造出来。”
老人低头想了想,继续说道。
“国内就算是能造出来,机器性能和使用寿命都很难保证。”
众人一听,都有一些垂头丧气。
这些人,还不知道国内的机床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毕竟是国之重器,腾达机械厂和政府都是心照不宣,没有大肆宣扬。
低调闷声发大财,才是正理。
国外那些同行们知道了,肯定又会大降价,吸引国内顾客前往购买。
这对腾达机械,肯定是没有好处的。
军工厂行事向来低调,还巴不得外面对他们一无所知。
李世林有些不甘心,再一次问道。
“老林,你不是有老同学在机械部吗?你问了他们没有?”
老人苦笑着摇摇头,给了一个很无奈的手势。
“没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