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挖墙角脚的来了

    第36章:挖墙角脚的来了 (第2/3页)

断增加报纸的厚度。渐渐地,辩论的事情变淡了,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文章。可这些文章良莠不齐,有的甚至是惨不忍睹,发出去难免会影响报社的声誉。特别是唐文龙唐文虎兄弟俩,扔下一本厚厚的诗集和一千多两银子,说:慢慢发,银子不够了就吱声。然后很牛气的走了。

    大家讨论了一晚,干脆单独加个副刊。副刊声明:此版专门用来刊登投稿而来的文章,文章好坏全凭大家评论,本报不作一概不管。

    那些有文采有内容的文章也就罢了,要是看到一篇垃圾一样的文章,难免会被人嘲笑。有一哥们实在看不下去,写了一篇评论将那些作者一个一个骂了个遍。有了他的开头,就时常会有这样骂人、嘲讽的文章出现。那些有自知之明的书生果然安生了不少,诗词文章的质量却提升了一大截。

    这里文人小伙伴们正快乐的玩耍着,那些商人也没有闲着。嗅觉灵敏的老板没几天就兴冲冲地打到徐诚忻,他们的要求就两件:一是做报纸的发行点;二是在报纸上刊登广告。

    现在的他并不愁发行,他拿出以前画的城区分布图,按区域、人口等要素适当增加了一些发行点。至于广告,那是多多宜善。他充分发挥后世学到的那些捞钱招数,什么中缝、边、尾,真是寸纸寸金。

    价格也有讲究,从小到大、从后到前、加图不加图、纯吆喝型的、新闻型的......各类价格列出一张表格贴在墙上,让人一目了然。

    赚来的银子,他也没留着,一部分扩大印刷厂;一部分又召了一帮伙计,让他们到处打探消息。什么八卦、物价、行情、路况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商人们如获至宝,看报已经成了他们每天的必修课。

    一个月以后,报纸再度扩版。那部《西游记》也被以连载形式出现在报纸上,一城百姓看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连邻近城里的居民也常常赶来,就为了追读这部小说。徐诚忻干脆又找了一些文笔不错的书生,让他们专门写小说,于是中国历史上又多了几部优秀的古典名著。

    这天一早,徐诚忻照例巡视了一番各个办公室。各处员工写文的写文,排版的排版,画图的画图,时有人进进出出,虽是忙碌却有条不紊。再看正厅这内,晚晴一边喝着茶,一边处理稿件,一边还从容地应付上来请示的伙计,俨然一付总经理模样。

    本想让她随便干点什么,免得每天闲着无聊。想不到她越干越起劲,各种巧门一点即通,举一反三,竟干得风声水起。她在那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了,倒让徐诚忻空闲了许多。一有空就东逛逛、西瞅瞅,乐得当个甩手掌柜。

    今天天气不错,气温虽一天冷似一天,太阳却是暖洋洋地,不如出去散散步。刚迈出几步,迎头看见月儿手捧着一张纸往里走。

    “那是什么?”徐诚忻随口问了句。

    “是周公子给沈姐姐的信。”

    “嗯?哪个周公子?”

    “据说是什么通判大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