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帝王多不德,朝臣无大恶?
第四百六十七章 帝王多不德,朝臣无大恶? (第2/3页)
朱由校因此道。
若不是如今通讯技术条件没跟上,他都打算让地方大员也参与官员荐举和廷推。
而如今因为与地方联络常常需要数日乃至一两月的时间,所以,他只能让更多的京官参与荐举。
袁可立自然遵了旨。
对于是政事堂大臣兼枢密院副使兼内阁首辅的他而言,削弱吏部之权,是有利而无害的。
只是对整个文官集团而言是有害无利的。
所以,袁可立虽然不反对但也不支持,只做了听命行事的执行者。
“陛下不权归六部且不说,怎么反倒限制吏部之权,陛下是觉得公卿重臣们,那些老头子,权力还不够大吗?”
吴伟业对于这样的圣旨感到很不满和失望。
“怎么可能权归六部,权归六部依旧有悖于君王独治,还不如归于人人,当今天子,这是既不想把自己累死,也不想让有谁可以制衡他!”
赵进美因此言道。
“接下来选的政事堂辅政大臣与阁臣还有枢密院大臣,皆会由四品京官荐举会推,如此一来,这如何让我们士绅确定利于我们自己的贤臣一定被选上?!又如何能让被选上的大臣为我们整个士林说话,他们只会趋炎附势于君王!”
吴伟业因此苦笑起来。
孙承宗看见这样的旨意后倒是很快就明白了皇帝为何特简他代替崔景荣为吏部尚书,而不是通过廷推选吏部尚书,摆明就是了为着这一天。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时,陛下为了更顺利的削弱吏部之权,而故意在下此旨之前,特简自己为吏部尚书,如果自己想做阁臣,就识趣的接受这样的旨意安排,由别人荐举上去,如果不想,那仕途就只能止步于吏部尚书!到底是陛下!”
孙承宗因此笑了笑,心里这样想道。
作为官场上比较会做人的他论名望没人能比,至少比徐光启好得多,所以,孙承宗不愁没人荐举,他只愁皇帝愿不愿用他。
“启禀陛下,四品以上京官,所荐举的政事堂辅政大臣、枢密院大臣以及内阁阁臣名单已全部统计完毕,有荐举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