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江南官田
第一百零五章 江南官田 (第2/3页)
朕要对你说两句,眼界要开阔,不要只看着我大明这一亩三分地,外面的世界很大。有空可以找郑和与王景弘聊一聊,这二人目前还留在京城。听听他们是怎么描述外面的世界的。”
“是!”
朱瞻基将眼光看向一直站在一边没有说话的周忱,对周忱的沉稳非常满意,二十年在郎属蹉跎,别的不说,这份沉稳算是练出来了。
“恂如!让你久等了!”
“陛下日理万机,臣等一会儿不算什么。”
“回到京城一直就想与恂如聊一聊,然而琐事缠身,一直也没有机会。今天将恂如请过来既不是给你升官,也不是给你发财,而是请你去一线吃苦,恂如可愿意去?”
“但凭陛下吩咐,臣必会全力以赴完成陛下托付。”
“朕从南方回来之前,已经将上海县的地买好,明年开春就开始施工,你去了上海县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筹备海关的建设,培养海关人员,编制海关税收章程,为我们未来的关税征收做好准备。
朕暂时封你为上海海关大使,品级暂定为正四品吧全权负责上海海关关税事宜。你不但要把税收工作做好,还要编纂税收教材,怎样合理的征收赋税,即能为国家增加收入,还不增加百姓的负担。收税也是一门学问,需要认真钻研。”
皇权时代的税收只是单纯的为了供养皇家,至于百官俸禄、军队军饷、修河修路,这些都是为了维护皇权的附带衍生出来的产物。
在儒生眼中无论收多少税也是对百姓的盘剥,区别只在于多少而已,少盘剥一点百姓的王朝时代都会被认为是盛世。
周忱可以说是明初继夏元吉之后最优秀的财税专家,朱瞻基说的话也许别人听不懂,他一听就能明白。
总体来说收税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一种是损不足而补有余。
很不幸的是大明的财税就是损不足而补有余,朱瞻基是希望通过合理的税收政策,改变大明目前税收的现状。
这条路注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