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人性的结构》

    第二十七章《人性的结构》 (第2/3页)

忧郁的蓝色男孩。尽管是忧郁的,但是当他进入一定的年纪之后,却再也不愿意让爸爸妈妈生拉硬扯的去山坡看玫瑰花。实际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也没弄明白,爸爸妈妈经常带着一个男孩去远方的野外去看玫瑰花干什么。不去就不去吧,在他十五岁那年,终于结束了一个男孩总是去看玫瑰的历史。实际上,在别人的眼中,英俊帅气而富有贵族气质的与浩好像不是真正山里人的孩子。

    山里人虽然没什么文化,可是爱孩子却和全世界的父母都一样。每当别人暗地里讯问与浩是不是亲生孩子的时候,妈妈总是自豪的说,你是没看见他爸爸年轻的时候吧,他当年可比与浩丑不到哪里去。咱山里人就不能好看了?听说当年演《渡江侦察记》的张金铃,出身就一种棉花的乡下闺女。现在不挺好?不过,仔细看,还是咱农民的模样。对了,还有那个什么女诗人三毛,放着大城市的豪华别墅不去住,非得跑到很远的大沙漠。

    子影走的时候,与浩却车祸身亡。在检查与浩遗物的时候,我发现了那块始终被他所深藏的硬盘。当我恢复硬盘的部分文件时才发现,楚紫和与浩在相貌,体形上都是那么的相象。他们两个都继承了子影身材及相貌的优点。似乎是到目前为止,我才知道我们三个人为什么从来没有同时出现在玫瑰别墅的原因。事实上,在当初的那些时光里,谁也不会朝着这个方面去展开各种不同类型的联想及疑问。如果我能够预料与浩的牺牲是子影出走的重要原因的话,我就不会让我的父母亲在与浩牺牲之后赶到这个城市向与浩的遗体告别。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我父母亲竟然在与浩遗体火化之前,拿出了当年包裹他的小被子覆盖在他的遗体上。父母亲老泪纵横的说,孩子,盖上它你就不会冷了。你来到我家的时候,天气就好冷,雨好大,天好黑。你就是被这张被子包裹着来到我家的。孩子,去吧。找你的妈妈去吧,他们在远方的世界里等着你与你聚首。孩子,咱们来生还在一起。

    子影也参加了与浩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我父母将被子覆盖到与浩遗体上的时候,子影也看见了,也看见了那朵黑白相间的玫瑰。当我们的故事进行到这里的时候,相信所有的读者似乎是已经崩溃万分了——无论是灵异世界也好,二次元世界也好,玄幻世纪也好,穿越的空间也好。可是,我们的故事还有许多重要的秘密没有揭开。甚至我们连与浩是否知道自己的身世这点也没有确切的证明。但是,至少我们已经揭开了一个实质性的秘密就是,与浩是子影另外的一个孩子。

    那么,与浩之父到底是哪一个呢?我们目前连起码的伏笔都没有交代。一部小说的故事无论多么复杂与曲折,肯定有着一个比较明确的伏笔,尽管这个伏笔隐藏的很深。可是,我们没有任何伏笔——因为对于作者本人来说,伏笔几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存在。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们除了仅仅因为与浩的偶然牺牲事件才知道他们的母子关系之外,而其他的,我们依然还是一无所知。我们在故事刚刚开始进入构思阶段的时候,曾经希望按照《人证》的叙述方针来进行我们实际的创作工作。但是,这种方针到后来我们明显感觉《人证》在结构上与我们的故事性质相差悬殊。

    首先,女主角与两个孩子的母子关系是比较明显的状况。其次,女主角在杀害自己的孩子后,其自身人性的回归缺乏很多逻辑。因为她身上所体现的所谓人性的回归只不过是被另外一名警察感化的结果,并不是她自己觉悟的结果。如果我们仔细回忆一下这个影片的某些细节就可以明确知道,如果她的第二个孩子没有在国外被击毙的话,这种人性的回归对于她来说是遥遥无期的事情。只不过是在她的第二个孩子死亡后,她才开始了所谓的醒悟。而在她在那个所谓蓝色经典设计获奖之后,她的获奖感言实际上在某种程度来说,仅仅是一种失去孩子的悲痛行为。

    如果将她跃身纵崖的行为理解为人性回归的结果,那么明显这种以自杀作为衡量人性回归的证据明显是唯心主义的创作思维。而对于我们的故事来说,除了楚紫是与子影保持着比较明确的母子关系外,其他的则一无所知。而另外,《人证》的女主角一开始其实就是被观众所预料到的唯一凶手,这点几乎不存在任何悬念。并且由于这部电影是根据已经影响很大的同名小说改编,所以,电影只不过是以另外一种艺术的形式重复再现了小说的内容及主题而已。

    而我们这部小说的创作就存在着许多方面不可避免的复杂状况。首先,在子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