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人性的循环》

最新网址:m.yuedsk.com
    第十一章 《人性的循环》 (第1/3页)

    记得在我刚到周家工作的时候,就发现客厅里的日历很长时间没有翻过的事情。这个日历的静止性实际上给人产生了许多方面的误导作用。一个就是这个故事的一开始就进入了一个事件循环的状态,或者说那本日历仅仅是在我看来没有经过调整,而在别人看来,实际上并不是那种情况。这使人很容易联想到《恐怖游轮》的细节,女主人公Jess的手表时间静止在那个代表出事的时间上:早晨八点十七分。可实际上这个描述存在着极大的逻辑问题。既然女主人公已经死亡,她就根本不可能意识到她手表的时间和其他正常时间显示不同的情况。而在每个事件的循环点之后,都会裂变出另外一个和她外形同样的女人。

    在《恐怖游轮》中,仅仅涉及的只是一个关于如何回到从前时空概念的心理展示——如果Jess的手表没有被损坏的话,时间的显示即便在已经成为幽灵的Jess那里,也是正常的刻度。当中国的主要联络工具是PP(寻呼机)机时代的时候,曾经在某娱乐场所发生过一起因火灾而引起的重大伤亡事件。当这些尸体被集中在一个房间停放的时候,许多死者的PP机还在不停的被呼叫。

    尽管这些外形相同的女人在考虑及对待孩子的态度不同,但实际上都是在经过某种意义的所谓沟通之后,变成挽救及保护孩子的共同目的:在船上,一共有三种经历的Jess,她们开始登船时的初始状态是一样的,本质也都是善良的。实际上,这种将文学人物不同心理展示的过程,是一种非常正常工作的技巧。因为即便同一个人在心理正常的情形之下,也同样会发生着真我与他我思想上的种种矛盾。一个人同自己过去的策略及思想做斗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只不过是这个我与那个我不同时间所考虑的角度不同。

    而对于子影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后悔心理,但是面对两个孩子死亡的客观事实,即便在灵魂及意识上裂变或再生出无数个子影也没有意义。因为孩子的死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实际上是不可预测的事件。而当这种可能促使两个孩子死亡的因子呈现出某种明朗程度时,实际上已经没有力量去阻止这次死亡事件的发生。与《恐怖游轮》所根本不同的是,我们无法在两个孩子死亡的边缘构建一个具有特别重要高智商意义的衔接点来推测出阻止他们死亡的关键点在哪里。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寻找到在他们死亡之前存在着有可能阻止他们死亡的某种力量的话,那么我们的这部作品在书写过程中就会容易的很多。而现在,我们进入的写作状态几乎是地狱式的状态——既没有逻辑可循,也没有足够的内外在启发的存在。一切都是在黑暗中盲目的进行着关于他们死亡之谜的探索。

    实际上,在《恐怖游轮》的制作及策划或创意过程中,也是个让人窒息的过程。他们无法在影片中对所有悬念找到合理的解释。这种逻辑的漏洞百出并不是没有能力去弥补,而是制做者们就没有打算去弥补这些漏洞的存在,因为这种漏洞的弥补非常容易,只不过是在影片的某个地方补充个洁西从医院接回被抢救回来孩子的情节就是;或者说随便补充个洁西到殡仪馆为孩子遗体告别的场景就可以完美无缺的弥补着所有逻辑的缺陷或矛盾。所以说,这个所谓的漏洞百出仅仅只是观众主观的意见而已。

    如果《恐怖游轮》最终在谢幕的时候仅仅只是为了告诉观众洁西的孩子是因为车祸死亡了,还是被抢救回来了,抑或是抢救无效,或者是当影片的策划者让洁西循环那么些死亡与罪恶或者说极其恐怖的心理体验之后而最终放弃了出海旅行,您是否感觉这种类型的谢幕很可笑并且是非常缺乏智商的体现?而对于我们这部小说也同样,年轻人自杀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果我们的小说主题仅仅是集中在如何探究他们死亡的真正原因方面——这样一来,似乎是在主题上不但显得明朗而简洁并且具有了所谓特别重要的社会价值分析意义,而且写起来可以随心所欲,只要最后归纳出两个孩子死亡的真正秘密即可;而疑惑又可以将这个自杀的原因归结为两个孩子欠下了贷款的巨额息金等。

    这些主题的积极提示意义我们不是没有意识到,也有足够的能力设计出无数的细节来证明两个孩子的价值观念的蜕变过程——当我们把话说到这里的时候,您是否感觉那些精心策划的作品细节还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存在,当然好看的细节是主要的,但是细节的背后还是为了展示心理的活动及意识的流变过程。记住,作为一个读者应该明白的真正逻辑是,人类个体所有的实际行为其实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ued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