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齐聚洛阳

    第467章 齐聚洛阳 (第2/3页)

安太守刘备以及江东小霸王孙策。

    诏书下发各处,这几个地区同样也有圣旨下达,这几人的态度,关乎着大汉天下能否正式统一,让汉室江山再次兴盛起来。

    关于这几人的去留,大家同样也吵得不可开交,有人认为大势已去,又是汉室宗亲,没理由继续不服从诏令,这与谋反无异,也有人认为割据一方,手握兵权之人不会轻易认命。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五月份之时,刘和早已征辟徐庶、文聘、杨阜、法正、张松、张任、张昭、张纮、鲁肃等到洛阳赴任,各在宫内担任九卿职位,大汉的中枢机构已经逐步被这些人替代。

    八月底,第一个到达洛阳的诸侯是长安太守刘备,他距离最近,交代完政事之后到洛阳见驾,官拜宗正丞。

    刘和给刘备的诏书和任命也极为简单,如今刘表为宗正,重新整理宗室谱牒工作浩繁,刘表年纪大了精力不足,需要有人来协助,让刘备来帮忙。

    这意思再明显不过,你这一支宗谱一直在皇宫之外,要想并入皇室宗谱,就自己来动手,如果不来,不但错过这次良机,还可能会被割除宗谱之外。

    作为九卿之首的宗正,管理皇族外戚事务,掌其名籍,分别嫡庶亲疏,编纂世系谱牒,参与审理宗亲及诸侯犯法之事,如果刘备不来,便可直接议罪,宗正有权绝其属籍。

    没有了这个汉室宗亲的身份,刘备的人设崩塌,之前的种种作为也就毫无意义,以至身败名裂!

    显然刘备是一个聪明之人,作为留名后世的英雄人物,心中有大志不假,但也是心存汉室,到了此时再与刘和对着干,确实没什么必要。

    至于远在益州的刘璋,本是个暗弱之主,在法正等人调离成都之后,刘璋权衡再三,也在王累、费祎等人的劝说之下驾车北上,赶赴洛阳,由别驾费祎暂代益州之事。

    登基大典将近,唯独江东小霸王一直不见动静,那些认为孙策养精蓄锐的人大为得意,自认为猜中了孙策心事,每日在洛阳酒肆中自鸣得意,洋洋自得。

    就在这一日,忽然一队骑兵自鲁阳进入崤山,直奔洛阳南门,与此同时,也有一支骑兵从河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