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我们是一棵树(三)

    06 我们是一棵树(三) (第2/3页)

凉处向上望,更像树冠飞翔在天上了。

    庭院里居然有一家咖啡店,两扇敞开的木门上横挂一块抛光的残木,粗狂雕刻四个字,石光榴思。

    敞开的木门挂了透色珠帘,无风自动。

    室内透过珠帘散出微凉的气息,我身上早已是汗迹片片,体香也是荡然无存。

    即已是中午那就进去瞧瞧吧,肚子里不争气的咕噜咕噜响了几声,掀帘进去,就听到好听的吉他曲。

    屋子里的装饰都很柔软,颜色更是娇柔,让进来的人一下感觉到了舒服。

    进来那一刻由心里觉得,这珠帘就像关闭了外面的世界,任何俗秽的束缚都在外面被晒得烫脚的道路上飞灰湮灭。

    吧台那有几个人欢笑着,都是男孩子,在正对吧台的一个角落里放置了些乐器。

    有一个人抱着吉他,坐在木椅子上低着头弹着一首民谣。

    见我进来,吧台那一个男孩向我走来,微笑的脸上在灯光里更显亲近。

    “随便坐吧,大家都是这的学生,我是谭素,素人的素,我在这读研,那个弹吉他的是去年刚来的北方人。”他的自我介绍让吧台里的一个人接了话茬。

    “我们不分南北,都是中国人。”这个人的口音听得出是当地的。

    弹吉他的人停下了,站起来冲我笑笑,向我走过来。

    他的个子好高,五官清晰地脸上有着稚嫩,嘴唇上的绒毛密匝匝的,眼睛不笑也弯弯的。

    “你好,我是程志,你可以叫我小志,是他们给我起的阳光小子。”他伸手和我握了一下,笑着指着吧台那里几个人。

    那里的几个人笑笑和我点下头,继续聊他们的话题。

    我这才看清,他的眼睛蓝汪汪的,能代表他成熟的就是那颗生出威风的小虎牙。

    他真像一个纯净的孩子,伸出来的手也是白净,十指细长。

    他向我打招呼时,我从他的声音里感到甜美。

    最先和我打招呼的谭素端了一杯柠檬水走来,用肩膀撞了一下他,说道。

    “你可别看他高,他比我们都小,不过我们可都叫他哥,他将来可是要保护我们的人。”

    见我一时没有懂,当地口音的人也过来了,他把一块儿好看的糕点放到我刚坐下的地方。

    “我和志哥是同学,志哥是我们这的才子,会弹吉他也会弹钢琴呢,对了我叫刘瑞,海瑞的瑞,你在哪读书?”

    “国科的,北方人,今年刚来的。”我有些怯了,又怕自己的声音太小,没了身份,便大声些说的。

    “咦?我们是战友啊。”刘瑞的一只手在我的肩上使劲的拍了一下,另一边的手也拍了程志。

    然后就和身后的谭素显耀,那副模样好像我的出现就是他的预言。

    他的左拥右抱样子让我又一次感到,有一种文化可能就是拥挤的胡同里衍生出来的,框架结构。

    程志把他的午餐端过来和我坐在一起,他告诉我,这个地方是一个读博的学长创办的。

    然后吸引来很多喜欢胡同文化的人,咖啡馆每一个管理人都是在这座城市里要么读研,要么读博的,除了学些这里的方言,除了知识渊博,就剩下口无遮拦的热情了。

    久了,来的人也都自成了规矩,自己找东西,自己做东西,自己按照囊中的银两掂量。

    他们拼桌,吃着五湖四海的菜肴,守着心里的最初梦想,畅聊十年后胡同里还能坚守的文化会是什么样的。

    来这的人都成了南北通,混淆了自己家乡的方言,甚至都快忘了要准备毕业时的感言。

    小咖啡屋里云集了四面八方的人,慢慢的口碑也就成了“石光榴思”最好的宣传。

    程志听说我也是来看胡同文化的,眉目挑起,精光四射,看情景,他竟然也和刘瑞一样,把我当成了他的宝贝。

    我告诉他,自己刚才看到小房间时的惊讶,知道到那扇窗时的感触。

    程志猛塞一口饭后拉着我,要我去瞧院当中那棵石榴树。

    “你知道吗?这棵树的所有权有多贵?”他指着石榴树,讲起了很久前的故事。

    这个小胡同里原本是一个死胡同的死角,就是落只鸟都显得挤的死角。

    有一年,这里一家最聪明的孩子出外面学习后,带回来一棵石榴树苗。

    几家人都想知道石榴花和石榴果的样子,就把这块死角地清理了一下,找来大缸,栽上了石榴树,大家轮番的细细照看。

    石榴树第一次开了花,火红的好看,几家人就习惯的蹲在这臭味熏天的地方等。

    不管谁来都会带来些水,不管谁走都会带走些垃圾。

    那一年他们收获了几个石榴,就像婴孩拳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