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主持

    第 2 章 主持 (第2/3页)

摔打,还不如让他当个假道士,安安稳稳的过这一辈子好。

    这样杨恒和杨康以为最难过的一关,就这么轻轻松松的度过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杨恒老老实实的在家呆着。

    而母亲王桂芳,也不像原先对杨康那么严厉了。

    儿子很快就要出门工作了,在家里待的时间也短了,作为母亲的王桂芳,表面上刚硬,其实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

    在几天之后,到了约定的时间,杨康亲自开着车来接杨恒。

    杨恒带着一堆行李,在父母的相送下,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家门。

    杨康开着车载着杨恒,离开了市区,一直向郊外的行去。

    这一路大概开了一个小时,终于是来到了一处小山前。

    到这儿已经没有大路上山了,杨康和杨恒两个人只能是将车停下来徒步上山。

    杨恒一边随杨康上山,一边打量,只见这处小山,虽然山不高,但是却丛林茂密,茂林修竹。

    山**上,人来人往应接不暇。

    看来上山求神问道的人,确实不少,怪不得这里要招人呢。

    等到两个人来到山顶上的时候,才见到这里有一座规模不小的道观。

    道观是香烟缭绕,众信徒来往穿梭。

    在山门前有许多的小商小贩,在贩卖着纪念品。

    原来杨恒还以为他所在的道观会非常的冷清,没有想到这里这样的热闹。

    杨康带着杨恒来到山门前,和山门外的一个道士打了个招呼,然后便轻车熟路的进去了。

    他们进了道观的前院,并没有进大殿,而是从大殿旁的一处角门穿到了后院。

    之后,三转两转来到这座道观的方丈室。

    现在人们一说方丈,都觉得应该是佛教用语,其实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道经中说:“方丈乃人天教主,度世宗师,演龙门之正法,撑苦海之慈航,作全真之模范,律门之纲领,非有道之师,不可立也。”

    道教全真派引申了方丈这一词的内涵:“方方一丈之地内无杂念者,乃高人。”

    因此,道教全真派,正一道的当家道长也称“方丈”。

    来到门前的时候,杨康敲了敲门,对里边喊道:“表叔,人在不在?”

    随着杨康的叫门声,里面有了回话:“进来吧。”

    接着杨康一推门,我带着杨恒进了方丈室。

    杨恒进来之后可不敢乱动,只是抬头飞快的在方丈室内打量了一眼,就拿着行李,老老实实的站在杨康的身后。

    这时方丈室的土炕上,坐着一位五六十岁的老道士,看起来红光满面,就是肚子有些发福。

    这杨康进了方丈室也不见外,直接就坐在了土炕之上,对着那老道士说道:“表叔,这就是我的好朋友杨恒,我给你带来了,你可给他安排个好一点的差事。”

    那老道士抬头上下打亮了杨恒一眼,然后想了一想才说道:“咱们这三清观,道士已经是全了,这里是安排不下其他人了。”

    杨康一听这话有些急了,“表叔,前几天你可不是这么和我说的。”

    “你着什么急呀?等我把话说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