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八、隔河对饮

    三百一十八、隔河对饮 (第2/3页)

的得很快,被清理的河道,非常整齐,壮观。河堤也做得十分坚实,宛若一道长城。

    康延欣一路走来,一路感叹,说:“这样的事情真是想都不敢想啊,这不是两国的内流之河,原来谁也不会出这份力气来疏通的,可是,我们的儿子做到了,了不起。我们应该为他们而骄傲。”

    “夫人的确应该骄傲。”一个戴着遮阳帽的汉子说。

    汉子的遮阳帽戴的很低,压住了眉梁,康延欣看不清汉子的相貌,不过,听声音有些耳熟。她惊奇地看着汉子,说:“你是谁?”

    汉子说:“夫人不认识我,我是疏通河道的工人。”

    康延欣越听越耳熟,不禁激动起来,说:“你是——敏儿?对,你就是敏儿。”

    王怀敏揭开遮阳帽,跪了下来,说:“二娘,我是怀敏,怀敏见过爸爸,见过二娘。”

    康延欣一把抓住王怀敏的手,兴奋地说:“真是我们的敏儿,怎么这身打扮?”

    王怀敏说:“儿子这是专门来见二娘的,不是这身打扮,不能过河呀。”

    王继忠笑道:“是呀,当官的是不准过河的。”

    康延欣拉着王怀敏说:“看来敏儿是自降身份见我们了。”

    康延欣说罢笑了起来。

    王怀敏说:“只要能见到二娘,让怀敏干什么都可以。”

    康延欣笑道:“二娘知道,敏儿最有孝心了,走,跟二娘回家去。”

    王怀敏说:“不,二娘,我不能去你家,没有国家允许,是不能私自越境的。”

    康延欣醒悟过来,说:“那跟我去你爸爸的帐篷里,总可以吧,这是在工地上,不算越境的。”

    王怀敏便跟着康延欣,来到王继忠的帐篷里。

    康延欣笑着说:“敏儿,难道二娘就只能请你住帐篷吗?”

    王怀敏说:“二娘,其实帐篷很好,我很喜欢,在高阳关,我就是住在你们的帐篷里,我在那里很快乐。”

    康延欣说:“是吗?”

    王怀敏说:“是的,终身难忘。”

    王继忠说:“你现在是高阳关的都部署,怎么样?干得还好吗?”

    王怀敏说:“很好,自从五弟做了南京留守之后,我越觉得好了,两国越是融洽,不再担心有冲突发生了。”

    王继忠说:“不可掉以轻心,冲突往往发生得很突然,你们兄弟要有化解冲突的能力。”

    王怀敏说:“父亲说的是,我想只要我们一心想着和平,所有矛盾都会解决。”

    王继忠说:“说得对,而且这河道疏通好了,更能给两国和平带来保障。”

    王怀敏说:“父亲说的很对,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

    王继忠说:“有什么建议?你说。”

    王怀敏说:“我想等河道疏通好了以后,在河道上修建几座桥,方便两国人们通行。”

    王继忠立刻赞道:“这个主意很好,我即刻上奏皇上,请皇上决定。”

    康延欣非常高兴,留下王怀敏吃饭,三个人都十分高兴。

    修建桥梁得到耶律隆绪的赞同,即刻拨出银两,用于修桥。宋国也不甘示弱,也拨发来了专门款项用于建筑桥梁。

    不过在桥梁建好的那天发生了意外的小插曲,险些让这么多时,建立起来的友好断送了。

    桥梁建好之后,双方商议搞一个通桥仪式,当天扎上了彩门,桥上披红挂彩,打扮得喜气洋洋。双方的官员都到了现场,河两边挤满了人,大家都伸长脖子望着,只等桥梁开通。

    为了活跃气氛,双方还都准备了烟花,要在桥梁开通之际,一起燃放,这便更让人期待了。

    可是,就是这烟花差一点惹出了大麻烦。一通烟花巨响之后,惊吓了一只麋鹿,它惊慌失措地从它隐秘的窝里冲出来,一不小心冲进了北岸人群之中。人们惊喜万分,纷纷上前追赶,不料那麋鹿十分敏捷,在人群中左躲右闪,躲过了抓捕的人群,竟然窜上了桥头。人们紧追不舍,那麋鹿惊叫一声冲过桥去。南岸的人一开始还给北岸的人助威,看见麋鹿冲过桥来,立刻围了过去,很快抓住了麋鹿。

    而这时,北岸的人也冲过桥来,见南岸的人抓住了麋鹿,就向他们索要,说麋鹿是从北岸跑过去的,应该还给他们。南岸人却说麋鹿是野生,谁先抓住谁得。

    双方一时争吵起来,越吵越激动,渐渐地,出现了推搡动作。眼看一场大规模的冲突将要发生,王继忠连忙冲上桥,站在桥中间,王怀敏,王怀玉也很快站在父亲身边。

    王继忠大声对北岸的人群喝道:“你们想干什么?谁想过去,就把我扔到河里去?”

    众人见了,不再上前,双方依然对峙着。

    王怀玉说:“不就是一只鹿嘛,大家这些日子,一起吃,一起做事,结下的友谊,难道还抵不上一只麋鹿?”

    众人低下了头。

    王怀敏走到人群中,将那只麋鹿拿过来,送给北岸的人,可是,北岸的人却拒绝了,坚决让王怀敏把麋鹿拿回去。

    这样推来让去,谁也不肯收下麋鹿。

    王继忠说:“我看不如这样,将这只鹿煮了,再添一些食料,我们就在这白沟河两岸,隔河畅饮,庆贺河道和桥梁竣工,怎么样?”

    “好。”人群中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喊声。

    谁也没有料到,人们的兴致如此的高涨,一开始,河的两岸还只聚集了上万人,很快,大批的人群涌来。

    王继忠连忙让人把鹿肉炖了,可是面对越来越多的人们,王怀玉忧愁地说:“阿爸,这人越来越多,这一点鹿肉恐怕不够吃。”

    王继忠说:“那就再拿些肉来。”

    王怀玉连忙让人又去取肉来,人们在岸边支起了十几口大锅,将洗净的肉倒入锅里炖着。肉香味飘荡在燕赵大地上空。

    也许是香味太诱人了,来到白沟河两岸的人越发多了,不仅仅有修河架桥的人,也不仅仅有农民,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