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特种部队

最新网址:m.yuedsk.com
    第三十九章 特种部队 (第1/3页)

    自朱浩颁布征兵公告后已经半年了,刚开始很多人都抱有观望态度,生怕朱浩也是朝廷的那帮老爷官,光知道祸害百姓,逼得罗云曲等人到处跑着招人。后来人们发现这位朱小将军手下的兵不错,个个健壮有力,没事便呆在军营里,遇到放假出来买东西也都是客客气气的,照价付钱,从不仗势欺人,甚至还有的大兵在街上抓过强盗和小偷,帮孤寡老人挑水劈柴。

    这些事一传十十传百,渐渐的在徐州朱浩的士兵口碑越来越好,跟原来的那些兵痞简直就是天上地下,徐州的治安也好了不少,老百姓也对这支部队充满了尊敬和好奇,真有岳家军和戚家军的风范,加上朱浩的家世被有心人翻了出来,原来正是戚大将军的重外孙!因此朱浩虽然很少露面,在百姓眼里也成了戚继光一类的青天式人物。招兵处每天来应征的人络绎不绝,快把门槛都踢平了。

    听到这些事,朱浩心下暗笑:开玩笑,在后世的天朝就是凭着这些思想工作取得四万万百姓的民心,轻而易举的干掉反对派的八百万大军,坐稳江山的。

    所以他从来没有放弃官兵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门挑选了一批嘴皮子利索的人,长年累月的给士兵灌输军民一家的思想,注重实效,总的来看还是很有效果的。

    年后三个月内,周围几个府北到兖州,南到扬州,西到洛阳来应征的人总数超过十万!不过朱浩并没有来者不拒,而是选出精壮两万人,又从这其中精挑细选出五千人加入作为正规军,剩下的人他专门成立了预备役部队,分给军田,预备役平时种地训练两不误,经过准军事训练后,必要时可以直接参战。

    离清军入关还有三四个月的时间,除了督促尽快训练新兵外,这些日子朱浩常到军械室,找毕忠林商量,全力以赴的加快武器弹药的生产。

    朱浩突然想起商业上的流水线作业便向毕忠林建议,能不能在火器生产上使用流水线作业法,将工匠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固定的生产某个零件,最后再由一个小组专门负责组装,这样每个小组的工匠长期从事这个零件的生产,会越来越娴熟,生产效率会大大提高,保密程度也会大大增加。

    毕忠林虽然对他各项神奇的想法见怪不怪了,也不禁对这个办法赞叹不已。回去后立即召集工匠,按朱浩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ued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