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传统儒学

最新网址:m.yuedsk.com
    第七章 传统儒学 (第1/3页)

    朱氏夫妇没有合适的人选,朱浩拜师的事就暂且搁下了,只是二人发觉儿子最近有些古怪,除了到震山镖局练功外,也不到处撒野了,有事没事的就泡在藏书室中,孜孜不倦的研读图书。要不然便窝在自己房中捣鼓一些奇怪的小玩意,或者在一些纸上写写画画,乐此不疲。

    夫妻二人虽然对儿子的行为觉得古怪,但还是颇为欣慰的,张锦玉又怕儿子蒙学尚浅,读书太过吃力,累着身子,既想着法的给他补充营养,又继续张罗着给儿子找老师的事。

    但连续找了几个老师,朱浩总以各种理由推脱,张锦玉也犯愁起来,她却不知道,朱浩这个后来人对当时儒家的这套八股理论和程朱理学嗤之以鼻。

    这些东西在后世的教科书中被彻底否定,尤其是程朱理学,禁锢了中国人开拓进取的思想,使得自宋以后七八百年时间中国思想再没有发展高峰期,本来明末资本主义萌芽如果继续发展的话,极有可能打破思想牢笼,但悲哀的是,清廷趁乱入主中原,使得中国人的思想长期停滞不前,最终被西方超越,并沦为鱼肉。

    朱浩每每想到这些便扼腕痛惜,对这些无用的学说更是深恶痛绝。偌大的一个大明朝竟没人想打破这种思想上的牢笼,看来自己任重道远啊。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朱浩虽然凭自学,掌握了不少学识,但由于没有系统的学习蒙学,对一些古籍一知半解,难以贯通,也不禁有些担忧。

    将近年关,朱家按照惯例在城外开设米仓,对一些乞丐和无法过年的穷人施舍粥米,本来一直是朱寿镒亲自主持,不过一来自己上了年纪,精力大不如从前,二来也存心历练一下朱浩,今年便命朱浩主持。

    朱浩也不推辞,带着几个家丁和管家李福的儿子李东就出城了,这李东与他同龄,平时挺机灵,为朱浩办了许多事,俩人交情很好。

    这些穷苦百姓虽然缺衣少食,但也算安分守己,绝大多数人都老老实实的排队领米,偶尔有几个无赖想插队的也被几个家丁打跑。

    朱浩正无聊,这时一个三十来岁,一身邋遢的文士手提一个比别人都大得多的大口袋大摇大摆的走了过来,排队的人一看这人过来纷纷让路,脸上都带有感激和崇敬之情。

    朱浩看的奇怪,心想莫非这邋遢男子有什么来头不成,忙问身边的李东。李东颇为古怪的解释了一番。

    原来这邋遢男名叫宋经纶,少年时是名闻乡里的神童,本是个秀才,不过性情古怪,自恃才高八斗连考三次科举不中,心下不忿,便一把火将自己的圣贤书烧了,而后遍访名士,不知从哪学了一套古怪理论,回家开坛讲学。初时还有许多人家把孩子送去听讲,没过多久,大部分人家连忙将孩子接回,只有一些穷苦人家念着让孩子多识几个字,不在乎他讲的什么东西,这人不收钱,学费只收一袋粮食便成,因此在城外十里八乡的还有些名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ued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