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流星雨

    第一章 流星雨 (第2/3页)

常营业,所以他们三人早上都要准点到市场开门接客。

    马自达6的驾驶员叫张江海,家里有几台注塑机,生产一次性塑料碗、塑料勺子什么的,虽然利润不高但架不住量大,一年几台注塑机能给他带来几十万的毛利,不然也买不起二十几万一辆的马自达6顶配,毕竟现在马路上跑得最多的还是大众桑塔纳、捷达,还有夏利、富康,奔驰宝马奥迪在台市都还没专卖店,开个本田雅阁马自达6的都算有钱人。

    这时候吉利还刚开始造汽车,虽然是台市本地企业,但刚出来的车子质量不稳定,于是台市人民给编了个异常顺口的顺口溜“...落雨天气撑雨伞...高速公路单边颤...”就是说下雨天车顶漏水,高速不稳之类的,被黑了一逼!

    虽然张江海看着有钱,但也赚得是辛苦钱,注塑机是二十四小时工作不能停,用电加热把塑料原料溶解挤压出产品,一停机器冷却了重新加热电费起码几十块,所以也要人白天黑夜盯着,不然产品出问题了就全是废品。冬天还好一点,夏天的话在滚烫的注塑机边工作那个酸爽就别提了!

    开始的时候张江海是应俊的客户,从他店里买了一套音响,这个时候买套什么音响都会吹嘘自己是音响发烧友,什么低音有弹性,中频宽广,高音丝滑等等,加上各类影音杂志上什么点评什么推荐,换根喇叭线或者音频线音质提升多少多少,都吹的一套一套的,两人都是年轻人也都能聊到一块去,一来二去也就成了朋友。

    至于许超和应俊也算从客户关系发展而来,买个手机楼上楼下跑来跑去也就很熟悉了,蒋华和应俊原先就是同事,关系处的也不错。

    所以这次出来看流星雨就是应俊在电视新闻里看到,然后找了有车的张江海,再拉上许超和蒋华,一车四人刚好也不挤,在山顶等待的时候还可以打打双扣、升级之类的扑克牌打发时间。

    山顶有个农家院,原先是护林队的工作生活场地。

    后来盘山公路修好,车子能直达山顶,于是过来玩的看风景的人也多了起来,农家院也顺应诞生了,既解决了游客的餐饮问题,又给护林队增加了收入,嗯,双赢!

    于是山顶农家院里那么些普通木板制作的方桌也很好的发挥作用,吃饭的时候当饭桌,吃完饭一收拾就成了牌桌麻将桌。

    每张牌桌租金五块钱,不限时间。

    什么?你说贵?

    没事,出门山顶平台很宽阔,划块地自己当牌桌去,后面还有好多人等着空桌子!

    山风很大,小心牌吹走了哈!

    再说了,大晚上你在外面黑灯瞎火的能看清牌?院子里为啥桌子租金五块,人家院子挡风遮雨,晚上还拉了电灯免费照明!

    于是在一片闹腾声,哗啦啦的麻将声,噼啪的扑克甩牌声中,时间已经来到十九号的凌晨......

    应俊他们四个打牌到深夜十一点多,又从农家院买了几块烤红薯当宵夜,就直接躲在车里等着流星雨出现。

    深秋的天气很不错,夜空中繁星点点,在一千三百多米高的山顶更是可以极目远眺。十一月的天气早已转凉,山顶温度低风又大,不远处那几个用天文望远镜眺望星空的都裹上了毛毯,不然是真扛不住。

    凌晨一点左右,半躺在副驾的应俊微眯着双眼望着北方夜空,嘴里叼着一根烟,没点,因为另外三人已经睡着了,除了车顶天窗往后翘起一条缝其它车窗都关着,不然山风吹啊吹就凉凉了。

    一道闪亮的流星尾迹突然在北方夜空出现。

    “卧槽!”应俊本来微眯着的双眼一下睁大,人也从半躺着一下坐了起来,不停的喊道:“快起来,快起来,流星雨来了。”

    “在哪在哪...”

    “在哪里?”

    几个哥们都没见识过啥是流星雨,一下子都激动起来。

    这时,车外传来一片呼喊声,流星雨出现了,来了,来了...

    “下车看下车看,你们在后座看不清楚的。”

    应俊一边给后排的许超和蒋华给出中肯的建议,顺手把自己外套裹了一下。

    随着“卡嗒”两声开门声响起,一股凉凉的山风顿时席卷车内。

    “我靠,好冷!”

    这是蒋华,他下车快了一步。

    “嘶~”许超屁股还在车里,又把伸出的双腿挪回了车里,一股凉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