剁狼刀

最新网址:m.yuedsk.com
    剁狼刀 (第1/3页)

    第九章 剁狼刀

    云阳大捷,陶臣末等人终于可以松一口气,特别是闫宇,对陶臣末大加赞赏,视作再生恩人,任蒹葭也庆幸自己没有再一次选择逃亡,她亲见陶臣末排兵布阵,上阵杀敌,此战后对陶臣末更是另眼相看,仰慕不已,魏文忠、王立阳、王金易等人战得痛快,心情大好,一帮汉子围着曾盈盈嘻嘻哈哈,好不愉快。

    陶臣末自然也是高兴的,但是他的高兴并没有持续很久,任蒹葭见众人都在院中逗着曾盈盈,唯独陶臣末在安排一些善后事宜后便又回到了厅中,所以她便猜到陶臣末应是有所忧心。

    任蒹葭进到厅中,见陶臣末目不转睛的盯着大渊地图,便问道:“云阳一役,杨明珍怕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元气,可将军看起来还是有些担忧,不知何事困扰?”

    陶臣末回头,脸上有些忧色,但并没有战前那般严肃,他看了看任蒹葭,缓缓说道:“夫人说得对,杨明珍此役后断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元气,所以我担心的并不是他,我所忧虑的是渝州。”

    “渝州怎么了?”任蒹葭有些不解。

    “之前,我曾担忧云阳兵力有限难以抵挡黔军,所以在收到杨明珍攻破黔阳的消息后便派人前往渝州求援,可时至今日,已过去三天,不仅援军未到,就连回报的消息都没有。”陶臣末说道。

    任蒹葭问道:“云阳到渝州往返需要几日?”

    陶臣末道:“快马加鞭,往返只需三日,若遇战事,星夜连赶,只需两日便可。”

    任蒹葭道:“会不会是因为黔军围城,驿使受了些阻碍?”

    “不会,黔州、渝州一南一北,黔军并未及我云阳城北,不会妨碍驿使传信。”

    “那会不会是驿使在路上出了什么事被耽搁了?”

    “有可能,但是可能性不大。近来局势动荡,云阳虽远在渝州东南一隅,但战时却是咽喉之地,所以云麾将军甚为重视,凡渝州军镇往渝州方向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几乎一倍的驿站,每个驿站的驿使、马匹、粮食都作了新的配备,所以驿使路上出事儿的可能性很小,我所担心的是渝州出了什么状况。”陶臣末不安道。

    但这一切都是猜测,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陶臣末让吴长青再一次安排人原路打探。

    人的直觉有时候很可怕。

    陶臣末派出的驿使准时到达了渝州,但是却被扣了。

    事情原委还得从三个月前说起。

    渝州云麾将军程锦尚手掌十万行台军,是大渊最重要的支柱之一,大渊十三州,有大半州郡的云麾将军都是秦相门生,程锦尚是为数不多的例外,他是个聪明人,他虽不赞同秦庸的种种所为,但只要没有直接侵犯到自己太多的利益他都不会太过在意,换句话说,他不巴结秦庸,但也从不公开说他的不是,偶尔甚至还会讨好讨好他,比如对陶臣末的任命,程锦尚带着厚礼先进宰相府再入帝王宫,这是如今大渊的为官现状,很多能人志士唾弃不已,但程锦尚却合理用之。

    秦庸更是聪明人,程锦尚虽不是他的门阀,可他很多时候还是能为自己所用,况且程锦尚是名门之后,自己没必要非要动了他不可,可是他毕竟不是自己人,手中握有十万重兵,怎么也得防着,但不能做得太明显,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渝州安插眼线,这些眼线不仅仅要随时看着程锦尚,还要盯着渝州刺史边向禽,要想很好的掌握渝州两大重臣的一举一动又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所以渝州监尉史成了最好的人选,他是仅次于刺史和将军的渝州大吏,这样,秦庸不仅可以很好的掌握程锦尚、边向禽的动向,还能不直接开罪于这两位被世人所称道的大渊重臣,而在渝州军中,秦庸想方设法尽量多的安排进去一些自己的人,这些人在军中不一定要掌握多大的权利,但是一定要时时报告渝军的动态。

    边向禽和程锦尚一样,都是聪明人,有大才,还能忍,但是每个人都有底线,程锦尚的底线是渝州的军权,而边向禽的底线是颜青摘。大概三个月前,颜青摘被派往蓉州平叛,即将大功告成之际却被秦相断了粮草,之后便以莫须有的罪名贬谪云州,边向禽是颜尚书最得意的弟子,而在边向禽心中,颜青摘是这个世上最值得他尊敬的人,颜青摘被贬云州,边向禽一直隐忍的怒火终于爆发,他不顾程锦尚的劝告直接上书朝廷请求彻查颜青摘粮草被断一事,私下更是将秦庸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个遍,当然,这些事儿很快就被渝州监尉史钟杰捅到了秦庸的耳边,秦庸是如今大渊的至尊,没有人可以这样明目张胆的和他对着干,他边向禽也不例外,但是边向禽跟颜青摘一样,太干净,几乎没有任何污点,就算私下咒骂自己那也不算是罪,可秦庸不是凡人,特别是排挤能臣、陷害忠良的本事可以说是举世无双,边向禽没有污点,那就不治他的罪,渝州太安稳,将他调离渝州便是,秦庸早就想实实在在的控制渝州了,边向禽给他提供了一个最完美的机会。

    可是边向禽也不是凡人,既然彼此都说开了那也不用刻意再做什么修饰,所以他很干脆的拒绝了调任西北靖州的调任书,安安稳稳的待在渝州。秦庸大为光火,气急败坏的鼓动皇帝下圣旨调离,圣旨来了,边向禽也接了,可是却托病不能远行,每日就睡在刺史府中,秦庸恼羞成怒以边向禽违抗圣旨为由要程锦尚将其请出渝州送泰安问罪,可程锦尚与边向禽共事多年,甚是钦佩他的为人,哪里下得去手,只得百般拖延,并私下对边向禽好言相劝,让他先委屈委屈去到靖州再做打算,不要真惹急了秦庸,可此时的边向禽已然不愿妥协,任程锦尚百般相劝就是不肯离去,大不了以死相抗,更是再次上书皇帝,列举秦庸三十项罪名,要求皇帝罢相治罪。

    秦庸见边向禽已然公开对抗自己怒不可遏,而程锦尚竟然也违背自己意愿推三阻四,更是令他杀意陡起,在皇帝面前鼓吹一番后请了特巡、提了尚方斩马剑便亲赴渝州要就地斩了边向禽,这下让程锦尚甚是焦急,他一方面深知此刻便与秦庸翻脸还不是时机,另一方面实在不愿看到挚友就这样身首异处,不过边向禽却不这么想,因为此时的他已然视死如归,知道秦庸要来还特意打扮了一番。

    秦庸挟怒而至,二话不说便令左右抓了边向禽,并召集渝州诸吏要当众将其斩首,恰此时,云阳驿使抵渝,还未及将消息传抵将军府便被秦庸眼线知晓,秦庸因为边向禽一事本就对程锦尚心生不满,此刻又正在气头上,便下令先扣了来渝驿使,准备以此治治程锦尚,于此,云阳将士浴血,而秦庸却在大杀忠良。

    边向禽自知难逃一死,也未见挣扎,但是却无辜连累了程锦尚,心中甚是过意不去,而这边,程锦尚绞尽脑汁寻计为边向禽也为自己开脱,秦庸已告知渝州诸吏第二日便要将边向禽问罪斩首,程锦尚只有一夜时间。

    这一夜,程锦尚来到了秦庸下榻的府邸求见,秦庸借口有事,让程锦尚在门前苦苦等了足有两个时辰才接见,程锦尚进到府中便被秦庸一句话顶着“你若是来为边向禽求情的那就请回吧,边向禽污蔑本相在先,抗旨拒调在后,无论哪一条都是死罪,老夫早就说过,凡为他求情者以共犯论。”

    程锦尚早有准备,只是变了个话头,说道:“卑职前来不是为边向禽而是为了宰相您。”

    “为我?程锦尚,你可不得胡说八道。”秦庸大为不解。

    程锦尚不慌不忙的说道:“宰相朝廷柱石,要杀一个罪人自然是理所应当,可是这边大人杀不得,杀了,陛下恐怕会心生芥蒂。”

    “杀边向禽,老夫自是请示过皇上,岂用你胡乱揣摩圣意。”秦庸依旧带着几分愤怒。

    “宰相,卑职斗胆想问您一个问题。”程锦尚依旧不疾不徐。

    “有什么问题快问。”

    “这些年宰相请示过圣上的事圣上有不答应的吗?”程锦尚徐徐问道。

    秦庸仔细一想,貌似还真没有,便说道:“老夫事事为大渊决断,每个决定向来都是全面斟酌之后再向圣上请示,圣上自知老臣用心良苦,自然也就答应了,这有何奇怪的。”

    程锦尚道:“这么说来,凡宰相所欲想都是圣上所思,凡宰相所欲为皆是圣上所断,这可以解释为宰相决断周全圣上不必多虑,但在满朝文武看来,这好像也可以解释为宰相是越俎代庖,为陛下决断吧。”

    “哼,这么说老夫的你不是第一个,老夫也不在意多你一个。”秦庸愤愤道。

    “是,宰相心向大渊忠心耿耿,万事都需决断,朝臣们难免会有误解,宰相自可不必在意,可是要是圣上也这么想呢?”程锦尚继续问道。

    “老夫每日与圣上相处,难道还不知道圣上对老夫是什么态度?”

    “是吗?那这一次边向禽呈递的宰相三十条罪状圣上有交给宰相看吗,或者说还是一条条念给宰相听的?”程锦尚盯着秦庸,冷冷问道。

    被程锦尚这么一问,秦庸有些心虚了,他想起了皇帝将边向禽奏折念给他听的场景,三十条罪状,每一条都是死罪,皇帝在念给他听时一脸笑意,秦庸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笑意,可是被程锦尚这么一提醒,瞬间觉得后怕,他一开始的愤怒和高傲此刻褪去了不少,说道:“说下去。”

    “宰相大权在握自然是会得罪不少的人,但却让陛下安心,因为有宰相在,陛下不必事事躬亲,可眼下大渊并不安稳,蓉州、黔州、尹州、安州叛军四起,北弃、卫戎又大有脱渊之势,如果陛下哪一天突然要追问这一切的原因,宰相怎么回答,朝政是宰相在理,蓉州、黔州、尹州的叛贼是宰相的人在剿,讨伐北弃的主帅也是宰相的义子,先不说朝政如何,这三洲平乱的人没有一场像样的胜利,征讨北弃的王惊澜王将军已入北境三月却音信全无,陛下要问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宰相难道会说是陛下无能吗,还是会说自己的义子、学生无能?”

    秦庸没有说话。

    程锦尚继续说道:“卑职不是在说秦相的人无能,只是说当一切都不可收拾之时陛下总要责问,问题就在这里,颜尚书被贬云州,如今他的学生,众人眼中的贤臣边大人也即将身首异处,陛下回首,无论是颜尚书还是边大人都是宰相大人您请命治罪的,如今朝中的人都对宰相您唯命是从,将来陛下不管动谁岂不是都是在拿宰相您开刀?是,边向禽抗旨是重罪,可是边大人一向谨慎小心,他为何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了底气与您抗衡,他仅仅只是视死如归吗,还是得了什么人的授意?卑职与边向禽共事多年,不说是生死之交也算是志同道合,但无论卑职如何劝说,边大人都无动于衷,这其中怕不仅仅是他视死如归吧,卑职未按宰相的意思将边向禽送泰安受审就是担心这其中大有文章,宰相大权在握,陛下当真视若无睹?”

    程锦尚一番言语,秦庸已觉背脊发凉,但是他是个聪明人,他非常清楚程锦尚很可能就是在为边向禽开脱,但是自己这几十年在朝堂上的所作所为确实经不起反省,他心虚,皇帝很痛快的同意让他来渝州,会不会真如程锦尚所说,自己这一来再回泰安就变了个气象呢,不过他最后还是硬生生挤出几个字,说道:“程锦尚,你最终的意思不就是让老夫饶过边向禽吗?”

    “不,边向禽辱骂宰相,抗旨拒调是大罪,宰相怎么能就这么轻易就算了呢?”程锦尚很果决的说道。

    这一回答倒是很出乎秦庸的预料,之前傲慢的态度此刻已然全无,随即问道:“按你刚才所说,似乎有人暗下授意边向禽为难于我,所以老夫自然是不能就这么轻易杀了他的,可是老夫今日已告知渝州各府明日要将他审查问斩,如果老夫改变主意不杀他,你让老夫如何立威于众人?”

    “立威于人非杀伐独树,卑职倒是有个主意,既能让边向禽罪有所受又能让宰相威严不扫。”程锦尚说道。

    “说来听听。”

    “明日审理之时,宰相自然是有罪论罪,无论他边向禽如何狡辩、辱骂,宰相大可以事实论之,不理会他的胡言乱语,宰相自然也可以定他死罪,不过宰相可以说念在他劳苦功高的份上饶他死罪,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他既然不想去靖州,那行,剥去他刺史一职,发配黔州便可,这样一来,众人只见边向禽当众辱骂当朝宰相却不见宰相动怒携私,反而宽心大度,免他死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ued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