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大伯无私

    第十二章 大伯无私 (第2/3页)

把枪,也往桌子上一摔。

    这段故事老家人讲的最多最精彩,带着无比的骄傲自豪,也带着无比的尊敬与崇拜。不过这样的做法,没有平息事态,而是加剧了矛盾激化。

    大伯父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面对当时的情形,却没有作出准确判断,他也认为都是自家努力积攒的,来源清楚。再加上当时的说法是自愿加入,他认为公社做法太过强人所难。

    但地方**不是这么理解,当成了伟大号召,要坚决贯彻执行,遇到阻力无法解决,拖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后腿,因此不断向上级反映,也不断向大伯父所在单位递送各种“右派”材料。

    地方**不断反应问题,终于对大伯父造成影响,虽然没有因此被打成“右派”和“反革命”,但是影响肯定是相当大的,因为他最终被调离南昌,甚至离开了公安队伍。

    那时全国正开展向垦荒青年学习运动,每个青年干部都要写申请,志愿到艰苦环境工作,大伯父也写了这样的申请,他的申请很快获批准,从此离开省公安厅,到上饶铅山的一个叫沙贩的边远农场当场长。

    这一去,大伯父再也没离开过那个农场,整整三十年之后,中央全面平反落实政策,大伯父又重新回到公安队伍,分到上饶市公安局工作,享受处级待遇,还在家属宿舍分到了一套住房。

    重新回到公安队伍不久,就到了退休年龄,大约在2010年左右,大伯父终于听从大家劝说,从居住了四五十的农场搬出,到上饶市公安局家属宿舍居住。

    期间过程多么曲折,老一辈对这段记述得很少,大伯父更是从来不提。只是听父亲讲,当时的大伯父抱定一个信念,始终不离开单位,始终不离开组织。

    四伯父得大伯父的帮助,那时候已经是南昌市的一名公安交警,因大伯父事件,也被远远的安排到了井冈山工作,在那里又受打击排挤,就有了离开单位的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