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变化

    第二十六章 变化 (第2/3页)

对火门枪要容易的多,精度高,威力大,戚继光在纪效新书里详细的记录了鸟铳的打造办法,在工艺上并不复杂,只需要在选取材料和打造过程中都秉承认真的工匠精神就可以了。

    有了大量的鸟铳,明军在对倭寇的战事中无往不利,刀牌手掩护长兵器,长枪手掩护火器手,大阵再于两翼布置骑兵,戚家军在对倭寇后期的战事中,往往以极小的损失获得大胜,主要便是得益于兵种间的配置合理,又有了鸟铳这样的利器。

    戚继光移镇北方时,把鸟铳和佛郎机炮还有战车配套,加上修筑的长城敌台,构筑了完美的防线,在他镇守蓟镇期间蒙古人丝毫没有机会,只能涌入辽东,倒是成就了李成梁的功业,戚继光终身未得封爵,李成梁凭着斩获的蒙古人首级获得了宁远伯的爵位,成了嘉靖过后几十年前惟一得到封爵的武将,并且李家凭着几千家丁和人脉获得了事实上统治辽东的权力,这都是戚继光没有办法比拟的。

    闵元启当然更佩服戚继光,看的越多,对这位大明名将就更增添几分佩服。

    “身形要稳,出枪要准,列阵要齐,劲力要猛,气势要狠!”闵元启站在枪阵一侧,自己先带头出枪。

    十余年的苦功不是白费的,明军现在只要稍微用点心操练的枪兵,大抵是用的梨花枪法,也就是杨家枪法。

    戚继光又屏弃了一些花枪招式,不管是封,挡,抡,砸,或是刺,多半都以实战套路招式为主。

    比如敌从左扎脚,我带枪往右闪,同时出枪封住敌枪来势,再顺势以枪扎敌胸膛。

    天启年间枪术名家程冲斗在长枪法选中指出的枪术七法,便是大封大劈,吃枪,还枪,凤点头,左右闪赚,花枪等七法。

    纪效新书里的枪法,还有程氏的长枪法选,这类藏书闵元启均有。

    以他的理解,程氏毕竟是武术名家,个人枪术的因素占的多些,虽然在此时更为流行,练枪兵还是当以纪效新书之法为主。

    不要花枪,不要太多套路,练胆,练力,练阵列,练出格速度,大封大劈是对的,枪兵对阵,齐力并肩,以戚继光的话来说是:开大阵,对大敌,与场中较艺擒补小贼不同。堂堂之阵,千百人并列而行,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乱刀还他,只是一齐拥进,转手皆难,焉能从容左右跳跃,一人回头,大众同疑,一人转移寸步,大众亦要夺心……

    大体上来说,便是不要讲什么左右腾挪,就把基础技艺练好了,临阵之时,万众一心,保持枪阵整齐,丛枪戳刺,这才是最好的致胜之法!

    “拿枪,竖枪,横枪,迈步,拧腰,刺杀!”

    闵元启的枪法早就入门,不管是拿枪的动作,还是竖枪时长身而立给人的渊渟岳峙之感,或是拧腰迈步时给人果决有力的感觉,再到最后,一枪刺出时的狠辣与强劲,都是令人眼前一亮,心生佩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