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航天理论***

    第十四章:航天理论*** (第2/3页)

”成为了可能。

    终于在八十年前,第一个关于现代火箭的构想出现了。提出这个构想的人名叫齐奥尔科夫斯基·康斯坦丁,他对于火箭推进航天器的设想是受到更早期科幻文学的启发,而他也把这一设想写进了自己的科幻小说里。

    (注:Константин_Эдуардович_Циолковский是现代宇宙航行学的三位奠基人之一;在现实中的十月革命之后,他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并且航天研究也得到苏联当局的支持,这可能是苏联航天事业发展迅速的原因之一)

    康斯坦丁也发表过被学界认可的论文,但在当时航天理论并不受到皇宫的重视。就像飞机不受重视一样,绝大多数人始终认为马蜂就已经足够,单纯为了“飞得更高”而开发一种全新的技术是不值当的。于是就像绝大多数郁郁不得志的普通人一样,康斯坦丁此生作为一个接近失聪而靠自学学完大学课程的民间学者,没有学位、没有家世背景,研究方向也不受重视,毕生未曾获得帝国科学院的职位。在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和十数篇基于他的航天理论的科幻小说之后,他最终作为一名普通的退休中学教师长眠在了他的故乡。

    其实对于一个普通人的一生而言,这倒算不上是多大的悲剧,可是康斯坦丁本可以获得更大的荣誉——如果安琛能早出生个五十年,他或许就能在去世之前看到自己的理论变为现实。

    当然,在安琛之前也并非没有人关注到齐奥尔科夫斯基·康斯坦丁的理论。但那些民间的非营利性组织终究只能做到“爱好者”的级别,而像安琛这样召集了一众贵族出身的二代、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把这真正当成毕生事业来做的,对于平民而言则完全不可实现。

    蜂王国的主要产业天然地被圣母教皇和各个贵族所垄断。无论是什么产业,其规模一旦达到平民自主管理的临界之上,其有序运作本质上都必须依赖于α女性“神迹”的号召力。“神迹”可能是α女性的外激素,或者宗教的超自然力量,亦或者什么别的目前尚未知晓的东西,这个事实也就证明了“神迹”——无论它是什么——的真实存在。

    不过好在航天理论终究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