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裴秀奉孝二母
213 裴秀奉孝二母 (第3/3页)
直是文人名士所津津乐道的话题,在许多人看来,它所代表的是一种真正的名士风范。为此文人士大夫挣食寒食散,服用它的症状是浑身燥热难受,必须快速走动,并且伴随着叫声才能慢慢散热。
但这一番燥热过后,人们获得了很大的快感,会感到精神清爽,体能、**都有所激增,所以在当时的贵族阶级很流行服用这种药。
泰始七年(271年)三月初七(4月3日),裴秀在一次服用寒食散(即五石散)后误饮冷酒(食用寒食散后宜服热酒),而不幸逝世,终年四十八岁。
…… ……
他逝世后,司马炎下诏说,“司空聪敏而有德,举止儒雅,佐皇室而辅国政,功勋宏大。正准备依赖他阐释施行各种法制,为世人作出典范,但他不幸去世,朕甚为痛惜。”
咸宁元年(275年),裴秀与石苞等都得以列名受祭。
…… ……
主要成就:
裴秀在地图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第一次明确建立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理论。他总结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经验,在《禹贡地域图》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制图理论“制图六体”。
所谓“制图六体”就是绘制地图时必须遵守的六项原则,即:即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前三条讲的是比例尺、方位和路程距离,是最主要的普遍的绘图原则;后三条是因地形起伏变化而须考虑的问题。
这六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它把制图学中的主要问题都接触到了。
裴秀在任司空时,因为自己的职位是地官,又认为《禹贡》中的山川地名,沿用久远,后世多有改变,解说者或牵强附会,渐渐混淆不清。
于是采集甄别旧文,有疑的地方缺而不论,古代有其名而当今不用的地方,也都作出注解,作成《禹贡地域图》十八篇,上奏武帝,被收藏于秘府。图上古今地名相互对照,它不仅是当时最完备、最精详的地图,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采用了科学的绘制方法。
裴秀在图的前面写了序言,详细谈到了他绘制地图所运用的方法。这是一篇很有科学价值的珍贵文献,它体现了裴秀在制图理论上的卓越见解。这篇序言后来被保存在《晋书•裴秀传》及《艺文类聚》、《初学记》等文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