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 赵云拒嫂的多层包装

    010 赵云拒嫂的多层包装 (第2/3页)

    筵会至晚,赵范带酒留数十个妇人,内中一妇人身着绛衣,体貌娇容,使捧酒对赵云言,“此乃家嫂也,当与子龙为妻。”

    赵云叫道,“尔乃匹夫之辈,军师严令,岂以酒色为念!”

    言罢出衙。

    赵范带酒云,“不仁者赵云! ”

    引三千军围了馆驿,有意杀赵云,被子龙一箭射死。

    与《三国演义》相比,《三国志平话》有以下几点不同:

    1、陪酒的女性由樊氏一人变为几十人,营造出一种粉黛林立的气氛。

    2、樊氏的装束由“缟素”变为“绛衣”,刻意隐去了樊氏的寡妇身份,使其盛装服侍赵云。

    3、赵云的反应比《演义》更加激烈,不仅对赵范恶语相加,并且最终反目,并将赵范杀死。

    众所周知,三国故事在由《三国志平话》过渡到《三国演义》,以及由《三国演义》早期版本发展到后期版本直到毛氏本的过程中,不断地经过文人的加工。

    而且,时期越晚,参与加工的文人层次越高,到了后期甚至出现了李卓吾、金圣叹等一流文人的名字(当然,一般认为书肆假托的可能性较大)。

    所以,反过来说,版本越早,就越少经文人之手,反映的内容也就越接近江湖人的心态。在这个意义上讲,《三国志平话》中的赵云,相比《三国演义》(尤其是后期)中的文人化、儒家化了的赵云,更加接近一种江湖侠客的形象。

    那么,江湖人对待女性是什么态度呢?

    王学泰在《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中这样说:《三国志平话》、《水浒传》、《三国志演义》对于妇女的态度则是漠视,甚至是敌视的。

    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游民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他们对于构成家庭另一半的态度易于在艳羡(多是“形而下”的遐想)与抵制之间震荡。

    江湖上流行有好汉不应近女色的舆论。

    他们既要做好汉,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