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少室山中隐兰若 皆空堂前见故人

最新网址:m.yuedsk.com
    第十八章 少室山中隐兰若 皆空堂前见故人 (第1/3页)

    五骑并辔而西,安丰王妃自然早被杨大眼安全接应回去。

    “三哥,你的伤不要紧吧?”

    “没事!

    假戏也要真做,杀进皇宫连血都不流一滴,实在太不合情理了。

    那小王妃出剑甚有分寸。

    那一剑,啧啧,如果有机会我倒真想再接一次。”

    庆云又问起大哥,

    二女嘴快,早就叽叽喳喳地把安丰王请来元法僧和刘赢,定计劫宫,以便一起去兰若卧底的事情讲了一遍。

    大哥元法僧为了避嫌,已经先到兰若寺去安排了。

    嵩山,

    之所以能坐五岳C位,皆因此间亦是华夏祖庭,是昔年黄帝母族有嶠氏属地。

    而黄帝元服后的封地轩辕(也就是黄帝轩辕氏的出处),《战国策》所谓轩辕缑氏之地,便在嵩山西麓的双龙丘下。

    中国第一位世袭帝王夏后启也是在嵩山诞生的。

    夏后启的父亲夏后禹,正妻本是九尾狐女娇。

    但是帝禹巡游天下,难得幸临。

    在疏河治水的时候呢,又与血统高贵的黄帝直裔巫山神女瑶姬互生爱慕,传作一时佳话。

    等到数年之后帝禹再回黄河流域时,女娇已经怀有身孕。

    帝禹剖腹取子,便是夏后启。

    帝禹这一生不知是何原因,并无其他子嗣。

    他临终时本欲禅位贤臣伯益。

    结果夏后启事先得了消息,窜通了一些部落族长,率先发难。

    帝禹薨,伯益伏诛,夏后启成为中国第一个世袭上位的君王。

    太史公曰:“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

    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

    於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就是对这一史实的美化。

    尧舜禹的禅让,是官“修”正史,以示王纲正统。

    而《竹书》所记的暗流汹涌,均不见经传。

    只是曹丕篡汉的时候,忘情感慨:

    “舜禹之事,吾知之矣。”,方尽显历代帝王秘传心术。

    炎黄尧舜禹,本来都生于黄河中上游。

    直到帝启上位,才正式的将夏与华从地理上剥离开来,

    也开启了中原持续数千年的长安洛阳,华岳嵩岳的双核历史。

    嵩山其实是两片连山,一为太室,一为少室,

    传说为女娇和她的妹妹季娇所化。

    据说这对姐妹花出身九尾狐族。

    上古传为狐族的女子,多半都是艳名极盛,但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些许问题的贵女,比如夏后羿(笔者案:有穷羿篡夏王,以国为氏。后是夏王的尊号,故称夏后羿。后羿与嫦娥的老公大羿是两个人。)的妻子玄妃(纯狐),商王受的妻子妲己。

    女娇姐妹也传为狐媚,不知道这和独居受孕,破腹产子的蹊跷事是否有关。

    不过嵩岳山景之秀媚,到真是不输少女,也难怪后人有此寄托了。

    太室山既是帝启的诞地,理所当然地成为夏商周三代太庙所在,故云太室。

    华夏的根本信仰,敬“天地君亲师”。

    所以外来宗教的庙宇,是万万不敢和太庙抢地盘的。

    于是洛阳郊外佛寺连天的景象,只得应在了少室山上。

    此时少室,从山脚到山巅,大大小小的寺,庙,洞,庵何止千数?

    许多还来不及起名,因此通以兰若称之。

    摩天岭下最大的一处官寺,正是当今魏天子元宏下旨建造的。

    这处寺庙虽未完工,但是塔高地广,恢弘之势已见雏形。

    兰若主寺也分做四苑,僧苑,兽苑,塔林和四夷馆。

    兽苑,塔林,四夷馆的布置和报德寺略同,而前堂僧苑,又分四堂。

    地论堂首座为东天竺名僧佛陀跋托罗,汉号佛贤,曾为魏王讲解《十地》经文,由是开了堂口。

    蜚驮堂首座是自嚈哒国游方来的一位婆罗门,在天竺信仰里,只有婆罗门种才有讲解《蜚驮》的资格。

    来到中原的婆罗门种可谓凤毛麟角,所以大家都尊称这位大师婆罗门而不名。

    弥勒堂首座乃波西高僧觉法。

    波西国是自波斯迁徙到南天竺的一个族群,本来信奉的是火神陆压真君,

    后来受天竺宗教影响,演变出了一个中间信仰——弥勒。

    皆空堂首座空空空空,法号独树一帜,乃是当年后秦王族后裔,

    因笃信汉传佛经第一典《四十二章经》,感经文而悟四大皆空,才取了现今的法号。

    这四位游方首座之上,另设道人大统,道人统,二统打理全寺。

    这位大统自然是位华人,据说传承自龙树密宗。

    龙树大师不但在中土佛教地位超然,在西域也是数得上的字号。

    有他的传人住持,自然不堕了中土威仪。

    道人统宝念,出自秃发氏支系,也算是沾了点皇系血脉。

    宝念早年入了象雄国学法,在山外山中被奉为大法王,资历自是不浅。

    这六位高僧,均是道高德隆,信众可不止限于中原啊。

    因此这里的四夷馆可不像报德寺那般冷清,挤满了天竺,嚈哒,罽宾,高车,柔然,三韩,倭国甚至来自数万里之外扶桑国的僧人。

    庆云这行人进了寺庙,还以为是到了高僧法显拜谒过的佛国。

    往来者或高鼻深目,或短小髻发,无奇不有,

    怕是把大眼竖眼那对活宝拉来此处都不会显得如何扎眼。

    有道是拜山拜水拜码头,几人早已换了缁衣,自言信众,带了布施礼物指名拜会大统。

    搞这么大的阵仗呢,固然是为了把大哥引出来。

    否则喏大一座寺庙就像是一座小型城市,聚笼了成千上万的信众,他们可要去哪里找人呢?

    这些“薄礼”其实也是魏王事先安排的,早就差人负在了马匹背上。

    魏王笃信佛学,这兰若寺的几位高僧都是经他任免,所备的礼物又焉能不“投其所好”?

    大统一见这许多袈裟,缁布,上好的纸墨,檀香,

    当然,也少不得一些黄白朱翠的“阿堵俗物”,

    心中便已明了这几位贵客来历不凡,立刻点齐了四堂高僧迎接贵客。

    大统听说庆云等人想在寺中礼佛,自然高兴。

    只是他们本是华人,按律入不得四夷馆,需要在僧院四堂中择一修行。

    彼时佛教也是年轻宗教,地论,婆罗门,弥勒,经祖四宗,其实在教义教典、主神崇拜甚至教行规范上都又很大的分歧。

    佛贤称婆罗门是外道;

    婆罗门说救世主弥勒更歪;

    觉法又指《四十二章经》是伪典;

    空空空空可不干了,他说《四十二章经》四百多年前就流传中土了,乃是万经之祖,《十地》都算是晚辈了。

    四个人引经据典,

    这个讲贵种贱籍,蜚驮古谕,

    那个说沙门空见,佛陀悟道,

    又一个谈弥勒净土,普渡众生,

    再到因果轮回,六道十地,

    个个滔滔不绝,理直气壮。

    庆云等人对佛学本就没生什么兴趣,被他们这么一闹,都是一脸苦笑。

    几人四下寻么,又未见元法僧,正不知如何收场,采亭倒是先跳了出来。

    她指着空空空空大师道,

    “既然《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ued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