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第3/3页)

以视为士大夫们的胜利,竟然同意。结果下场可想而知,遭到东林党人的更加猛烈的群起痛骂,王锡爵几乎官位不保。次年,万历最终同意皇长子出阁讲学,此时朱常洛已经十三岁了。

    在其后的几年里,廷臣们就立太子事进行了不知疲倦的争论。在前赴后继不计后果的和皇帝对抗中被贬落马的官员不计其数,而明代东林党的开山祖师顾宪成就是其中之一。

    万历二十二年,顾宪成被贬回乡。十年后,他和弟弟在无锡组织了东林书院,开始政治讲学,逐渐形成了一个江南士大夫、朝中廷臣、地方实力派结合在一起的政治集团。这便是后来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东林党。

    廷臣中在十几年争国本中表现活跃,骂声最大的一批人后来都成为了东林党的成员。他们积极的表现自己,猛烈攻击执政的其他党派内阁在位时对于国本原则问题软弱无能的表现。这固然提高了他们的形象,但是也彻底得罪了其他的诸如宣、浙、齐、楚、昆等诸党,为万历后期党争大混战埋下了祸根。

    万历二十九年,前后经过两次“妖书案”的闹剧搅和、饱受了无数明枪暗箭的痛击,郑贵妃已经成为满朝同骂之、天下共讨之的声名狼藉的女人。再加上太后的压力、一批又一批廷臣的车**战,身心俱疲的万历终于顶不住了,宣布册封朱常洛为太子,朱常洵为福王,争国本事件至此终于暂时告一段落。

    但是此时朝中已经形成了以东林党和秦党为一方,宣、浙、齐、楚、昆等诸党联盟为一方的两大对立阵营,双方失去了共同的目标之后,争国本期间所积下来各种恩怨开始集中清算,双方通过京察反复较量长达十余年。

    去年,也就是万历四十五年,经过漫长的斗争,东林党的势力由盛转衰。被宣、浙、昆三党联手扫出朝廷。而此时宫廷内的风波早已再起,郑妃势力和浙党结盟,意图再次将太子拉下台。

    其实朱常洛虽然被立为太子,但其太子位在大臣看来一直不算稳固。一是立为福王的朱常洵并没有及时到洛阳就藩,二是从内廷有流言传出,说皇长子是万历被逼无奈才同意的,早晚还将重新更立太子,甚至有郑贵妃阴谋杀害太子的流言。

    不少大臣吵嚷着让福王立刻就藩,但万历先是不予理睬,后见无法拖延,又提出必须给福王庄田四万顷方能就藩。东林党当时把持内阁,坚决反对,认为这样不合祖制,强征民田,容易激发民变。在叶向高等人的谏言下,万历四十三年三月,万历不得不让福王就藩,所授田地也削减了一半。在福王就藩的第二个月,就发生了著名的梃击案。

    万历四十三年五月,郑贵妃宫内的太监庞保和刘成秘密勾结京畿一带白莲教分支红封会的首领马三道和李守才,派遣刺客张差手持木棒闯入大内东华门,一直打到皇太子居住的慈庆宫,意图行刺太子,后被内监及时捕获。

    对张差梃击太**之事,宫内和朝野引发轩然大波。

    浙党认为是张差疯癫所为;东林党认为是陷害太子的阴谋。联系万历四十一年曾发生郑贵妃的内侍与奸人勾结诅咒皇太子的事件,梃击案牵连到郑贵妃在所难免。万历皇帝极力调解皇太子与郑贵妃的矛盾,一方面怒责郑贵妃,一方面迫使皇太子改变态度,由“张差所为,必有主使”改变为“此事只在张差身上结局足矣”。

    此外,万历皇帝又召见群臣,表示怀念皇太子的保护人皇太后,以示自己立太子的诚意。他明令除惩治张差等人外,“不许波及无辜人”,以解脱郑贵妃。此案结局,张差磔死,马三道、李守才发远方戍守,太监庞保、刘成在内廷击毙,梃击案掀起的风波暂时平息。

    对于这件事,岳翔更加感兴趣的是白莲教在其中的作用。

    他很想知道这个历史上以生命頑強著稱的地下教派是如何卷进这宫廷斗争之内的,只可惜白莲教在这场大戏中只是光芒四射的匆匆的露了一小脸就消失了,几个主要关系人也不知命运如何,没想到今天竟在这里相见。原来马李二人竟然是发配到了辽东清河城来戌边。

    这是天意让我在这里碰见他们吗?岳翔在心里这样想着。这是偶然,还是冥冥中的必然?

    也许我的使命在这里将得到第一个提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