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赵云

    第三百零五章 赵云 (第3/3页)

野,而曹魏太祖曹操派夏侯惇、于禁等领军进攻刘备,双方战于博望。

    先帝刘备以伏兵计击破曹军,赵云于战斗中生擒了敌将夏侯兰。

    赵云与夏侯兰是同乡,自小相知,于是向刘备求情,免夏侯兰一死。

    而夏侯兰又明于法律,刘备任用夏侯兰为军正。赵云不任用自己所亲近的人,他的谨慎思虑,正如他不会亲自任用夏侯兰那样。

    建安十三年,曹魏太祖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南下荆州,刘表次子刘琮先举州投降,然后才派人通知驻守樊城的刘备。

    先帝刘备虽然想要骂娘,不过也知道无力抵抗曹操,只能不战而走,路过襄阳时,城中十余万百姓“自发”跟随刘备,致使行军速度非常缓慢。

    曹操派遣曹纯率领五千虎豹骑仅用了一天一夜,就在在当阳长阪附近追上了刘备。

    危急之下,刘备丢下妻子和孩子,仅带着张飞、诸葛亮、赵云等数十骑逃跑,混乱中不见了赵云。

    有人对刘备说赵云往北边曹操那里去了,刘备直接用手戟打过去说:“子龙是不会弃我而去的。”

    而后,赵云怀抱刘备的幼子刘禅,保护着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平安地回到刘备身边。

    (《三国志·赵云传》: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此战之后,刘备便任命赵云为牙门将军。

    赤壁之战后,赵云跟随刘备平定荆州四郡。刘备任命赵云为偏将军,并取代投降的赵范,兼任桂阳太守。

    赵范有一个守寡的嫂嫂姓樊,有倾国的美貌,赵范想将她许配给赵云。

    但是赵云不同意,推辞说:“我们是同姓,你的嫂子就像是我的嫂子一样。”

    当时有人劝赵云接受这名美女,赵云回答说:“赵范是被迫投降的,心不可测,何况天下女子不少。”

    不久之后,赵范果然藉机逃走,而赵云则毫无牵涉。

    建安十四年,刘备在平定荆州南部四郡,又得到原属刘表的部曲万人之后,成为荆州牧。

    先帝刘玄德声势渐大,孙权便建议他们双方结亲,先帝刘备便娶了其妹孙夫人。

    两年之后益州牧刘璋为防备曹操势力而向刘备求援,刘备便领兵三万入益州,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留守荆州!

    先帝刘玄德离开荆州之前任命赵云为留营司马,管理军事事务。

    此时孙夫人放纵骄横,她从东吴带来的侍卫和官吏,也多有不法的行为。

    先帝刘备知晓后特命赵云掌管内事。孙权获知刘备西征益州之后,便派了大批舟船欲接孙夫人回去,孙夫人趁机将刘禅也一并带走,幸亏赵云与张飞一起带兵在长江截住东吴船队,并成功夺回刘禅。

    (《云别传》:先主入益州,云领留营司马。此时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

    《汉晋春秋》:先主入益州,吴遣迎孙夫人。夫人欲将太子归吴,诸葛亮使赵云勒兵断江留太子,乃得止。)

    建安十八年,刘备与刘璋决裂,从葭萌进攻刘璋,并召诸葛亮等人入蜀支援。

    诸葛亮与赵云、张飞等率军溯江西上,一路平定郡县。

    在攻克江州后,兵分两路,赵云率军由外水深入,攻取江阳、犍为等郡。

    至次年于成都南面,完成对刘璋的包围。刘备攻下成都之后,任命赵云为翊军将军。

    (在这里多一句嘴,赵云的翊军将军不是什么杂号将军!

    赵云任翊军将军时为成都既定,也就是刘玄德给赵云专门设立的,和他一样待遇的还有一个诸葛孔明,军师中郎将!

    这也是为什么赵云能够和关张马黄的前后左右四将军并列的原因!

    这个将军位,并不下于前后左右四将军的地位,而赵云也一直和黄忠被称之为并列!

    《华阳国志》的作者常璩将赵云的翊军将军与关张马黄的前后左右将军并称。

    《华阳国志·卷六》: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大司马。以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零陵赖恭为太常,南阳黄柱为光禄勋,王谋为少府,武陵廖立为侍中,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皆假节钺。又以黄忠为后将军,赵云翊军将军。其馀各进官号。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将黄忠、赵云以爪牙比于灌、滕。

    从字形来看,“翊”通“翼”,形声。字从羽,从立,立亦声。“立”指“竖立”。“羽”指“双翼”。

    “立”与“羽”联合起来表示“鸟之双翼竖立起来”。本义:鸟儿准备起飞的样子。鸟儿欲飞。

    同时,三国蜀汉后期将领霍弋曾因功升任监军翊军将军。

    成汉时期李寿之子李势在被立为王世子的时候,官拜翊军将军。

    南朝梁置翊左、翊右、翊前、翊后四将军,为优礼大臣的虚号。

    隋时出现四翊将军,即翊左、翊右、翊前、翊后,为重号将军!

    以后大家不早说,赵云是个杂号将军了,你们看看是不是无用的知识又增加了!)

    先帝刘备平定益州之后,有人主张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

    还是赵云反驳说:“霍去病曾说过匈奴未灭,无用家为,现在国贼不只像匈奴只有一个,所以还不到可以安定下来的时候,须等到天下平定之后,再使众人返回家乡去耕耘田地,这才是最好的决定。

    益州的百姓,刚刚遭遇战祸,现在应该将田宅房产归还给百姓,先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可以使他们服兵役、纳户税,这样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

    先帝刘备当即便采纳了赵云的建议,不过也是因为这一点,赵子龙得罪了很多大将!

    若非是他赵子龙资格足够老,本事足够大的话,恐怕这事儿不好做。

    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刘备听从法正、黄权等人的建议进攻汉中,汉中守将夏侯渊被黄忠所斩。

    三月,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来争夺汉中,并运送大量的军粮到北山下,有数千万袋,黄忠认为可趁机夺取这些军粮。

    赵云于是授予黄忠兵力去取北山,但是黄忠约定的时间之后仍未回来,赵云便带着数十骑出了营寨,查看黄忠等人的情况。

    恰巧遇到曹操派出的大军,赵云遭到曹军先锋部队的攻击,刚与敌人交手,曹操的大军已来到面前,声势逼人。

    赵云便一次又一次地突击曹军阵列,且战且退。

    曹军散而复合,赵云突围而出并退入汉军的营寨内,此时部将张著受伤,又被曹军包围,赵云又一次驰马突击曹军,并救出张著,将他带回营寨内。

    此时曹军已追至汉军的营寨前,沔阳长张翼正在防守营寨,见曹操大军杀到,便要闭门拒守。

    赵云进入大营之后,却下令大开营门,然后令汉军偃旗息鼓。

    曹军见此情况,怀疑赵云设有伏兵,便向后退去。

    此时赵云下令鸣击战鼓,鼓声震天,又令军士以弩箭射曹军,曹军惊骇,自相蹂践,坠入汉水中淹死者甚多。

    次日刘备亲自来到赵云兵营察看昨日战斗之处,赞叹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于是设宴欢庆直到黄昏,军中称呼赵云为“虎威将军”。

    (《云别传》: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 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

    值曹公扬兵大出, 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

    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

    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章武元年,刘备称帝,欲进攻东吴,以报孙权伐取荆州、杀害关羽之仇。

    满朝文武意见一直没有统一,但是只有赵云上谏说:“国贼是曹操,并不是孙权,灭了曹魏之后,东吴孙权自然会臣服。

    虽然曹操已经去世,但其子曹丕篡夺皇位,引起公愤,应该利用此民愤,先攻占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以讨伐逆贼,那么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

    不该放置曹魏,反而先打东吴。而且与东吴的战争一旦开始,就不易停止了,伐吴并非上策。”

    赵云的话说的有理有据,但是赵子龙的话并没有被愤怒的刘备接受!

    不接受谏言的刘玄德,执意东征,留赵云都督江州。

    (《云别传》: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

    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

    直到章武二年刘备东征大军败于夷陵,刘备由秭归逃回永安,赵云进军至永安,而吴军已退。

    之后先帝刘备病逝永安宫。

    蜀汉后主刘禅继位,改元建兴。赵云由中护军、征南将军,迁为镇东将军,并封为永昌亭侯。

    此时的赵子龙基本上已经算是站在了蜀汉朝廷的巅峰了!

    建兴五年在平定南中并和东吴结盟之后,诸葛亮率领诸将进驻汉中准备北伐,赵云随诸葛亮转驻汉中。

    建兴六年,诸葛亮出兵北伐,宣称将由斜谷道出兵,并令赵云、邓芝为疑军。

    两人带领大军占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率领大军阻挡,诸葛亮令赵云、邓芝在斜谷道阻挡曹军而自己率领蜀军主力进攻祁山。

    赵云、邓芝由于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但赵云及时聚拢部队,固守箕谷,没有造成大的损失。部队撤退时,赵云亲自断后,阻止曹军追击,因此军资和人员的损失都不大。

    而在祁山战场,蜀军主力因其督军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指示,举动失宜,被魏将张郃大败于街亭。

    因此主帅诸葛亮只好退兵,此次北伐以失败告终,诸葛亮引疚上表自贬三级,赵云也被贬为镇军将军!

    (《三国志·赵云传》: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

    蜀军退兵时,诸葛亮曾经问邓芝说:“街亭退兵时,我军编制皆混乱成一团,箕谷退兵,编制整齐一如出军之时,这是何故?”

    邓芝回答说:“赵将军亲自断后,因此军资没有遗失,人员编制整齐。”

    当时赵云军中尚有多余的绢布,诸葛亮下令分给赵云部队将士。

    (《云别传》:亮曰:“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芝答曰:“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云有军资余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

    可是赵云说:“我军军事失利,怎么还能要赏赐呢?请将这些物资全部纳入赤岸府库,在十月寒冬的时候再赏赐给将士们使用。”

    这次冬天出兵的时候,赵子龙其实已经是不行了,身体已经非常差了,但是他仍然坚持的冲了上去!

    这一次诸葛亮再次失败了,这是他的罪过。

    但是诸葛亮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个决定,竟然让这个老将军就这么结束了!

    “送赵云将军,回成都!”诸葛亮并没有送他最后一程,他还有很多事情!

    赵子龙将军去世,代表着那个时代的又一个著名的“余孽”消失了!

    现在这天下的余孽之中,竟然让张颌那厮成了气势了!

    此时诸葛孔明想到的是另一个人,神鬼辈出的年代,张颌不过尔尔。

    当初在汉中的时候,别说那虎步关右的夏侯渊了,便是后面的曹真曹子丹张颌都比不上!

    不过这个家伙现在,却隐隐有了天下第一名将的意思了!

    还真是靠着老资格了!

    诸葛孔明放下了自己的心情,然后继续外成都整军备战!

    在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事先扬声走斜谷道取郿,让赵云、邓芝设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军攻祁山。

    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关中震响。

    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率领步骑五万人前往,大破马谡于街亭。而同时赵云寡不敌众,失利于箕谷。诸葛亮乃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

    第一次北伐失败,但是蜀汉没有伤到筋骨不说,更是得到了不少百姓,还有很多的官吏和人才!

    同年冬,诸葛亮趁魏兵东下,关中虚弱,趁机北伐,出兵散关围攻陈仓!

    只可惜最后为魏将郝昭所拒,诸葛亮劝降不成,而又粮草不继,不得已退还汉中。魏将王双来追,被斩。

    但是在建兴七年春天,诸葛亮遣陈式攻武都和阴平二郡!

    雍州刺史郭淮带着大军救援,结果诸葛孔明亲自出兵至建威将他拦住了!

    郭淮这一次被打退,蜀汉朝廷遂得到了武都和阴平二郡!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志·诸葛亮传》: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诏策亮曰:“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前年燿师,馘斩王双;今岁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兴复二郡,威镇凶暴,功勋显然。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挹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

    《三国志·卷三十三·蜀志·后主传》:七年春,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遂克定二郡。冬,亮徙府营於南山下原上,筑汉、乐二城。 )

    这一次,诸葛亮没有说什么出奇兵,只是堂堂正正的去攻打!

    陈式为先锋在前攻打城池,曹真还没有回到雍涼,郭淮率军前来,结果不幸战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