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这tm是八岁?
第七章 这tm是八岁? (第3/3页)
“我所知道的赤壁,是演义里的故事,之前种种事证明,三国演义虽然不是凭空乱编,但在细节上往往和真实历史大相径庭。”
所以就算张绍原模原样将演义里的桥段背出来,也可能驴唇不对马嘴。
反之,若细节都对上了,那更不妙。别看张绍看似和徐庶掏心掏肺,他其实对这位元直先生,还防着一手呢!
张绍今日也是在赌啊,他赌的是徐庶对母亲的一片孝心,也赌徐庶还有几分想帮刘备翻盘的残念——从徐庶言及刘备仍称之为主公,方才事事都替刘备考虑看,张绍猜测他理想尚未完全泯灭。
可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徐庶会不会真向曹操献上灭孙刘之策?一旦那些具体的事件被披露,让曹操念头一动,命令一改,历史就可能会彻底改写!这不是可以重来的游戏,而是生死抉择,张绍必须慎之又慎,就让他做小人吧。
所以张绍便只谈大略,不讲细节,联想到方才自己道出鲁肃名字时徐庶的震惊,索性神棍到底算了,反正古代人都挺迷信的,遂故作神秘地说道:“先生,我既然能凭空说出江东使者鲁肃之名,难道就不能看透此战的结局么?至于是如何做到的?天机,不可泄漏!”
这下子,张绍那张稚嫩的脸蛋,在徐庶眼中,已近乎妖了!
徐庶在荆州师事他的颍川老乡司马徽,这位水镜先生除了经术绝伦外,还喜欢钻研一些谶纬奇门之术……徐庶也因而对神秘学说略知一二。
他记得水镜先生说过,乱世之时,五星盈缩失位,其精降之于地,化为人形,或者附身到合适的人身上。
这其中,五星中的荧惑就喜欢附身童儿,通过一些歌曲童谣,来宣告预言……
对这些歌,家在京畿颍川的徐庶可太熟悉了,最著名的莫过于那首“侯非侯,王非王,千骑万骑走北邙”。时人听后颇为不解,直到灵帝驾崩,十常侍之乱发生,这才恍然大悟。
等到董卓强迫天子与百官西迁,长安又传出了另一首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犹不生。”其后不久,司徒王允与吕布果然发动政变,将董贼刺死于阙下。
如果说这两者还只是耳闻,那发生在荆州的事,则是徐庶亲眼目见!从建安初年开始,荆州就开始流传着一个童谣,内容是:“八九年间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
不管本地冠族还是外来士人,都听得稀里糊涂,直到今年,也就是建安十三年,徐庶才明白这童谣的深意!
意思就是刘表的统治虽兴旺了十几年,但到了建安八年后,就会逐渐衰落,而那个时间点,正好刘表麾下诸将相继死亡,而刘琮与蔡氏结姻,蔡夫人开始进刘琦谗言,导致二子争立。十三年无孑遗者,就是指刘表也死亡了,同时他的势力因因此而彻底灭亡,烟消云散,多么准确啊。
徐庶一向是敬鬼神而远之的,但经历这二十年荒唐乱世,听多了那些稚气却又可怖的童谣,再亲见张绍之异,他也说不清自己该信什么了,只凝视张绍,暗想:“阿绍莫非真得了荧惑星精附身,这才与往日迥异?并能对我发出预言?”
见徐庶暂时不再追问,张绍觉得自己蒙混过去了,这才继续道:“其实具体如何战胜曹操,是左将军,诸葛孔明,关张赵云诸将,还有江东君臣的事。”
“他们当各有奇谋勇略,至于我和徐先生。”张绍指了指徐庶和自己:“吾等另有要务,那便是在曹军败绩时,趁机设法脱身!”
现在,轮到张绍站起来侃侃而谈,而徐庶端坐静听了。
本来这些事最好是慢慢商议,依次推进的谈,可眼下这片刻时光,可能是张绍在曹营中和徐庶独处的唯一机会!
转瞬即逝的机遇,他必须伸手抓住。
张绍道:“先生方才也说了,曹操喜欢将下属的家眷软禁起来,作为人质,好让臣僚忌惮,不敢反叛。伱入仕后,老夫人恐怕也不能得到自由,会被继续关在当阳,或者是襄阳。”
张绍又道:“所以,先生倒不如虚与委蛇,做出真降的姿态来,该献策就献策,先骗取曹操信任,得以担任要职……最好是远离前线的,但仍留在南郡。”
徐庶先是哭笑不得,他的确是真降啊,怎么在张绍口说得好像是奉刘备之命来诈降一般?
但随着张绍一点点透露想法,徐庶再度无法控制自己的表情。
“然后先生便可利用自己在荆州多年与官吏、士人的交情,暗暗寻找那些对曹操不满的人士,将他们联结起来……”
张绍道:“等到曹操在前线战败之际,先生便可约合荆州豪杰,在曹军身后举事!”
张绍说至兴奋时,虽然尽力压低声量,但仍忍不住手舞足蹈:“如此,先生不但能趁乱救下徐老夫人、左将军二女,和我,带吾等回归左将军麾下。”
“你还能成为捅向曹贼心腹的一把利剑,使这荆州的日月,幽而复明!”